德國、希臘也被稱「病夫」,為何只有中國政府跳腳?學者楊瑞松:北京動員民族主義情緒、轉移疫情焦點

2020-02-28 10:00

? 人氣

我剛才漏講了一點,為何「東亞病夫」這個說法會在民眾中留下如此深刻的烙印,不要忘記2008年北京奧運,很大一個口號就是要洗刷「東亞病夫」的恥辱,還是訴諸於用身體來證明不是病夫。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如果一直強調民族主義,作為所謂「凝聚力」的話,那麼這種敘事(受害者敘事方式)的消失很困難。……畢竟,這是一個很有效的武器。

德國之聲:有記者反應,3名被驅逐的記者與該文章無關。中國外交部則堅持《華爾街日報》為自己的言行負責。您怎麼看這種回應?

楊瑞松:一年多以來,美中之間有很多矛盾、衝突。最近的是,美國將駐美中國官媒列為「外國使團」,孔傑榮文章裡也談到,這個可能才是真正的問題。(北京方面)找三個記者開刀,也許只是借這個議題做了一個很奇怪的反擊。

德國之聲:您對專制威權的中國政府談中國脈絡下所提出的種族歧視和言論自由發言有什麼想法?

楊瑞松:我還是可以借孔傑榮的那篇文章回應。他提到了,中國也應該檢查自己本身的種族問題,我們回到《華爾街日報》的那篇文章,那篇文章沒有種族問題,是有人在讀標題是將China(中國)解讀為Chinese(中國人)。……文章本身很清楚,是一個政治評論。我相信這是編輯幫他加的標題。就像我之前講的一樣,「sick man」是一個很常用的標題。前幾年,我也聽到過德國媒體這樣稱呼德國「sick man of Europe」(歐洲病夫)。

我主要是作為一名學者,提供自己的觀察。中國一些學者、甚至媒體,實際上也引用過我的文章,進行自我反省,但這個畢竟不是主流認知。而中國政府的反應,一般人民就會認為是這個意思,畢竟受到過去以及電影的種種影響,這個觀念已經根深蒂固。

楊瑞松是臺灣政治大學文學院副院長、歷史系教授。他也是《病夫、黃禍與睡獅 : 「西方」視野的中國形象與近代中國國族論述想像》一書的作者。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