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希臘也被稱「病夫」,為何只有中國政府跳腳?學者楊瑞松:北京動員民族主義情緒、轉移疫情焦點

2020-02-28 10:00

? 人氣

再後來,包括整個教育體制和政府宣稱,特別是很多電影的推波助瀾--李小龍折斷東亞病夫的牌子、(有關)葉問、霍元甲的電影都在重複類似的橋段,來洗刷證明所有的中國人不是病夫。而起初英文的表達方式,我看到的西方重要文獻,講的都是「China is the sick man」 (中國是病夫),主語都是China(中國),是一個政治譬喻。前幾年希臘財政危機,(媒體)也形容希臘是「the sick man of Europe」,德國、英國也被這樣稱呼過。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只要一個國家陷入危機,新聞標題就常用這種方式來表述。而在中國引起這麼大的反彈,還要回到我剛剛講的,在整個中國,從梁啟超開始——盡管梁啟超當時的用意是自省,該講法就變成了對仇外意識的強化。

德國之聲:《華爾街日報》這篇文章也是在寫中國的主題,且不論本文作者是否了解,這個詞的含義已經發生了變化,或者說中國人自己把其理解為西方對東方的歧視,但他使用這樣的標題是不是有點太天真了。

楊瑞松:(開玩笑地說)他應該讀我的書啦。應該知道,中國國內對這個詞的解釋已經完全脫離了西方的脈絡。不過,話說回來,西方也有一些讀者站在中國一邊,認為這個標題取得不好,特別是在疫情節骨眼上,很容易引起誤讀。但其實你觀察整個西方、谷歌一下,就會發現,「sick man」作為標題談過太多國家了。唯一在中國,這個含義在20世紀初被扭曲,被創造出另一個含義。這個變為了文化上的落差。

孔傑榮也在他文章裡談到,中國政府也樂得用這樣的東西,不管他們是有意還是無意,因為這篇本來是在批評政府的一些問題,而現在把文章導向種族主義,其他的問題就不用談了,變成了這樣的操作。

德國之聲:中國外交部這次的回應中有幾個引人注意的說法,包括「面對惡意侮辱抹黑,中國不做『沉默的羔羊』」,還有「有關評論文章引起中國人民的極大憤慨,遭到國際社會廣泛譴責」或是「我們需要給中國人民一個交代」。這背後有什麼樣的心理?

楊瑞松:在中國,現在民族主義掛帥,特別是89年以後。以前那種「社會主義好、共產主義好」的說服力基本上是有限的,而民族主義百年來一直都有效,是一種情緒動員。

這一點,你想必也有體會。台灣的歷史教育也繼承了一些這種「受害者敘事」(victim narrative),整個近代史就是一個受害者的敘事故事。在這種歷史意識的熏陶下,一直強調西方的負面性,後來還有日本。基本上,所謂的外來帝國主義者都是不懷好意的,二元對立式地看待中國與外來世界的關係。從文化交流、文化互動的角度看,這是一種比較簡化了的關係……。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