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肺炎》世衛組織警告:「防疫的機會之窗正漸漸關上」 公衛弱勢國家「非常令人憂心」

2020-02-22 12:22

? 人氣

武漢肺炎(新冠肺炎)肆虐範圍不斷擴大,南韓與日本病例暴增,中東地區更逐漸淪陷,伊朗已出現4起死亡病例,以色列與黎巴嫩也通報第一起確診病例。世界衛生組織21日警告,防疫的「機會之窗」已經慢慢變小,並強調病毒逐漸擴散至公衛系統不足以應付防疫行動的國家,「非常令人憂心」。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21日日內瓦記者會上,世界衛生組織(WHO)總幹事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被問及疫情是否已抵達高峰期,譚德塞說:「機會之窗(window of opportunity)正在漸漸關上,我們必須加緊行動,以免它完全封閉。」

「疫情可能往任何方向發展,如果做得好,我們可以躲過任何嚴峻危機,但若浪費了機會,我們的麻煩就大了,」譚德塞說。

截至22日為止,武漢肺炎全球感染者超過7萬6000例、逾2300人死亡,中國之外,病毒蔓延包括台灣在內的28個國家,共1442人確診,13人死亡。

武漢肺炎論壇:世界衛生組織(WHO)總幹事譚德塞(AP)
武漢肺炎論壇:世界衛生組織(WHO)總幹事譚德塞(AP)

WHO首度撂重話,但仍讚中國積極努力

譚德塞特別提到,伊朗確診病例在過去2天快速增加;他也強調,雖然中國境外感染人數相對較少,但沒有武漢或中國旅遊史、接觸史的案例卻不斷增加,非常令人憂心。這是自疫情爆發以來,WHO第一次在聲明中使用如此重的措辭。

譚德塞2月19日才稱讚中國積極從源頭控制疫情,樂觀認為「國際有機會防止更廣泛的全球危機」。外界也不斷質疑WHO顧慮中國資金和勢力,沒能更早發布全球預警。

然而,中國22日新增892例確診病例,比起前一周動輒破千起有明顯下降,這是因為中國又改變確診標準,只報告疑似和經實驗室確認的病例。譚德塞又說,這代表武漢衛生部門檢測可疑病例能力「已經恢復」。

伊朗病例快速增加,恐爆發大規模疫情

伊朗梅爾通訊社(Mehr news agency)21日報導,境內又出現2起死亡病例,死亡人數上升至4人,總確診病例來到18例。伊朗的疫情爆發點位於中部的科姆市(Qom),是伊斯蘭教什葉派的中心,每年都有大量穆斯林前往該市眾多聖人陵墓朝聖。

伊朗的武漢肺炎確診案例快速增加。伊朗21日舉行國會大選,但仍有許多人沒有配戴口罩。(AP)
伊朗的武漢肺炎確診案例快速增加。伊朗21日舉行國會大選,但仍有許多人沒有配戴口罩。(AP)

伊朗官方通訊社(IRNA)報導,衛生部官員莫雷斯(Minou Mohrez)警告,疫情可能已散播至其他城市,包括首都德黑蘭在內。「很可能每個城市都有了病毒,」她說。莫雷斯表示,病毒最初可能由在科姆工作的中國籍勞工帶進伊朗。

伊朗21日舉行國會大選,官方電視台畫面顯示,科姆市投票所的選民都戴上了口罩,但其他地區選民多數仍未配戴口罩。本周稍早,該市政府也關閉了各級學校,並要求清真寺暫停所有宗教聚會。

在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上任後,伊朗與美國關係降到谷底,隨之而來的制裁也讓伊朗經濟嚴重受創,英國《衛報》(The Guardian)指出,伊朗公衛系統跟貨幣里亞爾一樣重貶,幾乎不可能提供如中共政府般的全面性防疫措施。中國同時也是伊朗最重要的貿易夥伴,如今因疫情影響,中國石油需求量大減至少一半,伊朗GDP恐將繼續倒退。

與伊朗比鄰的伊拉克,為防堵疫情已經宣布關閉兩國陸路邊界,但相關人員流動恐怕防不勝防。

伊朗的武漢肺炎確診案例快速增加,鄰國伊拉克關閉陸路邊界、加強機場檢疫。(AP)
伊朗的武漢肺炎確診案例快速增加,鄰國伊拉克關閉陸路邊界、加強機場檢疫。(AP)

黎巴嫩、以色列皆出現首例

再往地中海的方向移動,黎巴嫩21日也通報第一起確診案例,衛生部長哈麥德(Hamad Hassan)表示,這位45歲的女性患者20日才從伊朗科姆市搭機返國。黎巴嫩另外還有兩起疑似病例,哈麥德表示,政府已全力密切追蹤。

中東與非洲地區至今確診病例不算多,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共有9人染病,但其中7人為中國籍;埃及日前出現1例,官員透露這名患者是來自疫區國家的「外籍人士」,而且幾乎已完全康復。

以色列21日通報第一起確診病例,這位女性患者是從先前停泊日本的「鑽石公主號」返回以色列。這艘郵輪2月初應日本要求進行「海上隔離」,結果船上卻爆發嚴重群聚感染,確診案例多達634人,另有2人死亡。

以色列官員表示,20日從鑽石公主號搭專機返國的11位以國公民,上雞前的病毒檢測反應都呈陰性,但下機後一名女性卻沒有通過呼吸道檢測,顯示防疫難度。這名患者目前已被送往特拉維夫(Tel Aviv)的醫院接受隔離照護。

喜歡這篇文章嗎?

王穎芝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