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評析:叩頭者說

2014-04-25 05:40

? 人氣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歐洲,各國給足了中國面子,也要足了自己的裡子。(圖為習近平抵達里昂。取自新華網)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歐洲,各國給足了中國面子,也要足了自己的裡子。(圖為習近平抵達里昂。取自新華網)

我們在中國學習歷史,鴉片戰爭以來的屈辱,是重點。古老的帝國從「貿易順差」變為「貿易逆差」,大門被列強打開、國土被列強瓜分、惡行在中國上演。求變的國人上下求索,試過幾招實在不行,才終於在一百年後選定了「社會主義」作為中國的救命良藥,延續至今。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這一切得之不易,所以我們要加倍珍惜,不要質疑,一切向前看,或者一切向錢看。

那場戰爭是近代中國邏輯的起源,我並不完全清楚在臺灣是怎樣教育這段歷史的,但我們這代,我廣義地將其定義為出生在1978年中國改革開放後的一代,正是在這種悠久的恥感,和長達三十多年的繁榮帶來的驕傲感中,長大的。

這兩相背反的感覺中的一個花絮一定要論及:在那場「萬惡的」侵略戰爭前半個世紀,1793年,天朝統治者要求英國使節馬戛爾尼(George Macartney)見到乾隆皇帝時必須行三跪九叩之禮,這難倒了老外,他見到英皇,也不必這般。

為了做成生意,按照中國人寫的歷史,馬氏照辦了,然後提出對等貿易和開放口岸等要求,乾隆的拒絕信《敕英咭利國王諭》同樣著名:「其實天朝德威遠被…無所不有…然從不貴奇巧,並無更需爾國制辦物件。」

英國人悻悻而歸,但他們卻得到一手的情報:中國科學程度低、權貴階層對科技進步一無所知、軍備落後、窮人甚多、貪腐橫行。這個天朝外強中乾罷了。

時光荏苒,兩個世紀就這麼過去了。勤勞的、急於擺脫貧困的中國人終於在今天又獲得了財主的神采,龐大的中國市場和勞動人口,無人不愛,國外掀起一波新叩頭運動,「Kowtow to China」,然後就有錢賺。

跨國投行僱傭紅色後代打點中國關係、退休的國際政客來中國講座抹粉吸金、在任的領袖要小心處理台灣西藏新疆人權問題,不用誰教,全世界很快就自動學會了這套規則。

風水輪流轉,許多人不齒叩頭者的變通與身段:你這也太柔軟了吧,骨頭呢?

我鬥膽教他們回一句中國網絡上的時髦話:「You can you up, no can no bb」,這是中式英語,意思是﹂你行你上啊,不行別嗶嗶(廢話)」。

包容且正面地看中國的「優秀」品質,包括:對數字增長的渴望、敢於犧牲和拼殺、目的壓倒手段。這些正是最經典的資本主義精神,自由、野性。今天的中國正是如此,至於產權在誰手中,那是另外的話題。

作為一個外國人,你能拒絕這樣的合作夥伴嗎?比中國自由民主的,不是比中國貴,就是還沒有那麼穩定的市場;比中國專制的,實在也數不上幾個像樣的國家。總之,與我何干,賺夠再說。

今天的叩頭者和他們的前輩一樣精明。頭可叩,茅臺可喝,比起前輩,他們還更瞭解中國,知其長短、懂其痛癢,抱著你跳他們自己的探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