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中物語:比失去政權更不道德的事

2014-04-19 23:28

? 人氣

如果說民進黨是開闢戰場的高手,馬英九則不是慢半拍可以形容,最近一個明顯的例子是,當民進黨已經轉進核四公投戰場時,馬政府還在舔食反服貿學運留下的傷口,兀自喃喃自辯「到底誰下令血洗國會」!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談政治人物的領導能力,大約可分三個等級,上焉者可以開風氣之先,如開創社會福利的德意志首任首相俾斯麥,及建立新政的美國總統小羅斯福。他們都是第一流的政治人物,不但待變而且可以御變。

中焉者如美國總統詹森,在前任的甘迺迪被暗殺後,趁勢凝聚民氣讓民權法案過關;或是最近去世的西班牙前首相蘇亞雷斯,在獨裁的佛朗哥去世後,一舉讓西班牙民主化,還政於民。

這些中型領袖有時候比第一流的領袖更令人敬佩,因為他們不見得是魅力型領袖,但卻能靠著意志力,扮演歷史催生婆的角色,為更民主更進步的社會作出貢獻。他們即使生前遭到誤解,但歷史終有一天會為他們平反,詹森這幾年在美國翻身,足為借鏡。

對自己的legacy一直念念不忘的馬英九有沒有可能進入這個等級呢,即使現在只有個位數的支持度,歷史是否終有一天為他平反?坦白說,在後太陽花學運的今天看來,不論反服貿運動對台灣是危機還是轉機,馬政府顯然沒有看到問題的嚴重性,當然也就沒有掌握因此而來的機會。

例如,在太陽花學運退場後,民進黨馬上提出核四公投議題,同時要求和馬政府溝通對話,並主動提議將選舉與核四公投脫鉤;到目前為止,馬政府則是冷峻以對,行政院長江宜樺在國會殿堂駁斥民進黨「視公投如兒戲」,對自己有利的時候就降低公投門檻,但對自己不支持的兩岸協議則提出最嚴格的4分之3高門檻。

江揆的回應未必不合理,畢竟,民進黨一向翻手為雲覆手為雨,忽而對抗、忽而和解,主旋律令人捉摸不清,甚而,在民進黨高層頻頻放話談溝通的同時,他們在國會的議事杯葛,絲毫未鬆手,馬江政府保持戒心也是人之常情。

不過,執政終究不可能靠論辯定輸贏,坦白說,江揆口才便給,國會議員少有出其右者,但是執政者勤於口舌之爭,可能會贏了論辯,但卻輸了戰役。

例如,江揆批評民進黨的「核四公投特別條例」,即使只有三人去投票,其中二人主張廢除、一人贊成,就算兩比一也通過廢除核四,這樣的說法是理論上有可能,但事實上不可能。江宜樺去年提出核四公投,力駁在野黨的鳥籠公投說,難道不是相信只要經過審議的民主程序,核四公投要超越過半公民出席的門檻,並非不可能嗎!江揆在力辯在野黨的同時,卻也否定了昨日之我。

當然,否定昨日之我的不只江揆,民進黨不但在「是否退回服貿」一事變來變去,同樣的,他們也一度搖擺於「直接停建」及「核四公投」之間,只是,當對手提出有利於國家的主張時,執政者卻執著於要將對手打回原形,這不是太迂腐就是太權謀,或者兩者兼具。

就一個評論者而言,如果馬江政府是出於權謀的原因不願與在野黨溝通,那我只能無言以對;相對的,如果馬江執著於要釐清在野黨的誠信原則,堅持要為自己過去幾年在反對黨手中吃的虧平反,這是極不負責的。

韋伯的責任倫理說也許已經是常識了,但對政治人物而言,提醒再多次也不嫌多,那就是,責任倫理就是政治的倫理,甚至是唯一合法的政治倫理。既然要對人民負責,就不能只管自己的靈魂是否得救,當然更不能只是要和反對黨逞口舌之快。

國民黨立委林郁方日前勸馬英九不要對王金平黨籍案上訴時說,「失去政權是最大的不道德」,坦白說,如果馬英九認為不上訴將毀壞政黨制度,我覺得這是一個言之成理的理由,即使可能失去政權也值得一試。

相反的,如果為了個人的義憤或權謀,就刻意或不慎流失朝野溝通的大好機會,對於一個想要留下legacy的政治人物而言,這絕對是比失去政權更不道德的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

吳典蓉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