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台灣(4):教改要尋求理性與感性的平衡

2014-03-12 07:46

? 人氣

因此要在理性與感性之間取得平衡 越往任何一邊傾,爭議都會很多。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全面教改的不可能定理(尤其在中小學)

台灣教改困難的原因有四:第一,對立理念互相拉扯衝突。一下子量的解放與質的提升(如大學容量)的對立;又有教育鬆綁還是教育秩序與穩定的討論;以及到底要一綱多本,或是教科書統編;多元入學或是傳統式聯招;多元競爭選才(教育效能)還是公平正義的維護(如城鄉差距);學力提升還是減輕學習壓力;國際潮流為先或是要在地文化為本。這些要在單一向度內均衡並可跨向度同時滿足,幾近不可能!這就是全面教改不可能定理。

第二個原因是客觀與主觀指標常有不一致的現象。台灣的教育一直在困頓之中求開展,在1950年代以前國小升學率不到40%,社會不識字率達30%以上,大學校院祇有四所(台大、省立工學院、省立農學院、與省立師範學院),但這些數字都已成歷史。現在的教育普及(包括高教)狀況,已是世界聞名,高教的普及還有時成為社會批評的對象。至於教育品質,台灣中小學生在TIMSS、PISA、與國際奧林匹亞競賽上,一直高居世界排行前五名,數學與科學能力的表現一直深受國際肯定,名列世界五百大的大學也愈來愈多。這些質量上的客觀指標,可說表現優異。

但是主觀上的指標卻很不理想。社會上對教育的批評一直持續不斷,而且滿意度偏低,包括對教改的不滿、學習壓力過大、城鄉差距與M型教育愈來愈嚴重、教育品質還有甚多不能令人滿意之處等等。很多人無法理解為何在客觀與主觀之間,會有這麼大的落差。但這並非台灣特有的現象,隔鄰的日本也是一樣,若干先進歐美國家亦同。

可能的原因之一是客觀指標往往是平均值,是綜合多人的統計數字,無法反映每個關係人的切身利害,父母整天面對的是自己子女的學習壓力,也要籌措各項教育支出,看到很多令人不滿意的細節。最後結果的平均值縱使良好,仍無法疏解其長期過程中的不滿意。第三個教改困難的原因是,配套常有思慮欠周或不能滿足需求之處。如過去的九年一貫與現在的十二年國教。十二年國教即將面臨經費、區域與跨校拉平差距、劃分學區、特色學校與班級之比例、學力如何維持不下降等配套問題,其根本乃在於大學名校關卡,這是最後一關也是最重要一關,過此關卡大致上無太多引起社會爭議的教改問題。

時機未到也是理由之一。我記得在十年前大學要推薦徵選 大家罵死了說不公平,認為家庭教育好的都比較會講話,學鋼琴、小提琴比較容易進大學。那時推薦徵選入學的比例才18%,到現在沒人罵,推薦徵選入學的比例也已經到了40%,甚至有些大學高達60%的學生是推薦甄選入學,所以教改有幸跟不幸,跟時機未到也有關聯。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