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評析:伯南克留下的棘手遺產

2014-02-22 07:45

? 人氣

前美國聯準會主席伯南克面對金融採取大膽果斷的行動(取自騰訊大家網)

前美國聯準會主席伯南克面對金融採取大膽果斷的行動(取自騰訊大家網)

隨著美聯儲新任主席珍妮特.葉倫(Janet Yellen)於2月3日上午宣誓就任,歷時8年的「伯南克時代」宣告落幕。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雖然葉倫在送別致敬時將伯南克比喻為電影《星際大戰》中經驗豐富且充滿智慧的絕地武士歐比旺.克諾比(「天行者」盧克的導師),但他恐怕不太有可能贏得自己的兩位傳奇般的前任艾倫.葛林斯潘(Alan Greenspan)和保羅.沃爾克(Paul Volcker)離任時所享有的那種無上榮譽。這並不是因為伯南克比大師派頭十足的葛林斯潘或桀驁好鬥的沃爾克更為謙遜低調的緣故,而是因為他留下了一大筆毀譽參半的棘手遺產。

*伯南克8年任期表現尚未蓋棺論定

《華爾街日報》最近針對48名經濟學家所作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有三分之一略多的受訪者對伯南克8年任期的表現給出了「A」級評價,將近半數受訪者的評分為「B」。值得寬慰的是,這個最終評分比一年多前第三輪量化寬鬆(QEⅢ)剛推出時的調查結果大大上升了,當時他所得到的平均分是糟糕的「C」。

但這恐怕遠不是「蓋棺定論」,因為伯南克所留下的政策遺產有待于他的繼任者們花很長時間慢慢消化。別的不說,據估算,假設到今年秋天美聯儲能夠順利地完全退出債券購買,其資產負債表規模將超過4.5萬億美元,是金融危機爆發前的6倍。美聯儲自己的研究人員預計,這一龐大的資產負債規模至少要到2020年左右才會恢復正常水準。但也有人認為,這個修復過程需要長達30年!

伯南克2006年初就任主席時,華爾街正在悄無聲息地醞釀著一場自上世紀30年代以來最嚴重的金融海嘯和經濟危機。冥冥之中彷彿註定,作為一位研究大蕭條(Great Depression)的學術權威和當代最傑出的凱恩斯主義經濟學家,伯南克之前的所有學術努力是在為他日後的使命作準備,但他當時卻並不自知。

後來披露的詳盡的會議紀要顯示,伯南克領導下的美聯儲未能預見到金融危機的爆發。直到2007年次貸危機已經逐漸蔓延開來時,他和絕大多數美聯儲官員仍未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性。實際上,早在2006年,美聯儲內部已有少數人——其中就包括敏銳縝密的葉倫女士——對美國的抵押貸款市場提出警告,但伯南克先生顯然錯誤地低估了它的潛在威脅和波及面。他當時甚至認為,繁榮的房地產市場出現降溫是一件「健康的事情」,充其量也不過是一種「有序衰退」。

但在危機爆發之後,看起來文弱溫和的伯南克果斷採取史無前例的激進舉措,帶領美聯儲走上了一條不斷突破自身政策疆界的大膽進取的非傳統道路,以圖降低金融危機造成的負面影響,阻止「大蕭條」的重演。不論對伯南克和美聯儲救市行動的成效和結果多麼見仁見智、眾說紛紜,在過去5年的大部分時間裡,它看起來的確是華盛頓唯一的積極行動者。當其他部門由於政治紛爭而被束縛住手腳,無法採取任何嚴肅行動時,孤軍奮戰的美聯儲簡直成為了最後的希望。眾所周知,自2011年以來,財政僵局一直拖累著美國經濟的復蘇。

伯南克因此被形象地將比作一名「消防員」:在阻止經濟衰退的過程中,他的確發揮了核心作用,雖然美國經濟復蘇的進展迄今為止仍不能令人樂觀。

*面對金融危機伯南克並未畏縮

如果歷史終將給予伯南克一個寬厚和善的評價,那主要是因為他的勇氣和堅定。在排山倒海而來的金融危機面前,這位臨危受命的學者並沒有畏首畏尾、猶豫不決,而是採取了一系列大膽行動。自2008年底以來,在伯南克的領導下,美聯儲幾乎將傳統的貨幣政策用到了極致:隔夜貸款利率長期維持在接近於零的30多年來的最低水準;商業銀行的超額存款準備金的利率一降再降;當然,最為引人注目的是,5年來,美聯儲通過三輪量化寬鬆(Quantitative Easing,簡稱QE,即由美聯儲購買國債和抵押支持債券向金融市場挹注資金,也就是俗稱的「印鈔票」)向市場注入了近4萬億美元的流動性……此後,他堅決頂住了態度敵對的共和黨人的強大壓力,並且利用一切機會為自己的激進政策辯護。

管理學大師彼得·德魯克(Peter Drucker)曾經說過:「動盪時代最大的風險在於按照慣常的邏輯行事。」在那些將伯南克視為「救市英雄」的人看來,正是因為他沒有墨守成規,美國經濟才避免了的全面崩潰。《時代》雜誌將伯南克評為2009年「年度人物」時,稱其為「地球上權力最大的書呆子」。

但正是因為這個緣故,這位由共和黨總統小布希(George Bush)一手任命的凱恩斯主義經濟學家在2010年中期選舉——在那場選舉中,共和黨人奪回了眾議院的控制權——之後成為了共和黨保守派的眾矢之的。有一段時間,幾乎所有的共和黨政要、特別是總統候選人都競相宣稱要摘掉伯南克的烏紗帽。

眾議院前議長紐特.金里奇(Newt Gingrich)說,「伯南克擔任美聯儲主席是一場災難」。他認為,伯南克秘密運用數千億美元救助了一家集團,放棄了另一家,這是腐敗行為,讓一個人擁有如此秘密的權力是錯誤的。眾議員羅恩.保羅(Ron Paul)將伯南克的前任格林斯潘稱為「災星」,因為他主導的政策助長了投資泡沫。「伯南克使問題更加惡化,他吹泡泡的速度比格林斯潘快一倍。」德克薩斯州州長里克·佩里(Rick Perry)則乾脆將伯南克的量化寬鬆政策宣判為「叛國行為」,揚言「如果是在德州」,就要把伯南克關起來「好好修理一頓」。最終贏得共和黨提名的總統候選人米特.羅姆尼(Willard Mitt Romney)在競選中經常掛在嘴上的一句話便是:一旦當選,立即解雇伯南克……。

在歷史上所有美聯儲主席中,大概只有保羅.沃爾克在上世紀80年代初遭受過類似的惡毒詛咒。當時,為了將一度攀升至兩位數的通貨膨脹率打壓下來,沃克爾不顧市場反對一再強行提高聯邦基準利率,以至於那些因經濟緊縮而利益受損的製造商和農場主們憤怒地在雜誌上買下廣告版面刊登針對沃爾克的「通緝令」。

今天的情況與30年前正好顛倒過來,那些秉承古典自由主義信條的保守派認為,伯南克不負責任的零利率和「印鈔」政策製造了新一輪市場泡沫,引發了嚴重道德風險,加劇了本已存在的收入不平等,並且為未來埋下了通貨膨脹失控的巨大隱患……2010年1月,美國參議院以70:30的票數通過伯南克第二個四年任期,這一贊成票比例創下了這個職位的歷史新低。

*希望與市場「徹底溝通」的伯南克書生氣十足

今年1月16日,伯南克在任內最後一次公開講話時被問到,在他推行量化寬鬆政策之前,是否確實相信這個政策會奏效?

伯南克嚴肅地給出了一個開玩笑似的費解回答:「量化寬鬆的問題在於實際上會奏效,但理論上是無效的。」他接著還說,儘管各界對於量化寬鬆效力看法不一,但大多數研究成果顯示,它至少會有些效果。

這種解釋讓我聯想到金融危機剛爆發時中國總理溫家寶的另一句話:信心比黃金更寶貴。對於QE這一劑醫治金融市場的「電子偉哥」,伯南克自己似乎更看重它的心理功能?

在2008年對紐約經濟俱樂部(Economic Club of New York)發表演講時,伯南克這樣描述他的目標:「過去經歷的所有危機最根本的問題是,投資者和公眾對主要金融機構的實力和市場失去了信心;當政治和金融領袖採取綜合措施恢復了這種信任,使投資者重返市場,危機就會結束。」但他同時還認為,最困難的並不是貨幣刺激措施,而是在退出刺激時如何避免通脹失控,不讓刺激措施取得的成果付之東流。

也許正是出於這種擔心,伯南克在1月16日的那次講話中稱,美聯儲正密切監控泡沫風險。他還頭一次公開承認,對於非常規貨幣政策有可能損害金融穩定的擔憂,「我個人認為這並非空穴來風」。這好像在暗示,儘管美聯儲並不急於很快退出量化寬鬆,但它已越來越多地認識到這貼猛藥的副作用和後遺症。

除了推行超低利率及資產購買政策以外,伯南克給美聯儲及其貨幣政策帶來的最大變化是揭開了它的神秘面紗,使其更加公開和透明化。在他的力主之下,美聯儲歷史上第一次引入由主席親自主持的常規性新聞發佈會;它還設定了通脹目標,即美聯儲容忍的通脹範圍,目前為2%以下,如果突破這一上限,美聯儲就會採取行動;公佈了「長期前瞻性利率指引」,即美聯儲對未來一年或更長時間裡利率走勢的預估,具有一定程度上的承諾或喊話意味,有助於市場形成明確的預期……。

所有這一切,用伯南克的話來說,都是為了「加強與市場的溝通」。在伯南克(還有葉倫)看來,溝通就是政策。然而,要證明這些所謂「工具創新」不是「皇帝的新衣」,還需要時間。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希望與市場作「最徹底溝通」的他卻似乎表現得非常不善於同政府同僚溝通。書生氣十足的伯南克不是華盛頓高層社交場合的成員,他的業餘愛好除了觀看棒球比賽就是讀書。伯南克曾告訴別人,自己在一年半時間裡用Kindle讀了200本書。

1月31日從美聯儲卸任以後,伯南克立即投入了他的下一份工作:以「常駐傑出學者」(distinguished fellow in residence)身份正式加入立場中立的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ion)。2月3日,也就是結束美聯儲主席職務以後的第一個工作日一早,伯南克已經坐在了自己的新辦公室裡。

2013年12月13日,伯南克剛剛度過60歲生日。成為一名特聘研究員以後,他會有大把時間著書立說。而從他將要發表和出版的研究報告、學術專著乃至回憶錄中,世人有機會更多地窺見他的8年任期內所發生的鮮為人知的內幕以及他的思考,這也有助於我們加深對他和美聯儲的「伯南克時代」的認識。

只是他交給珍妮特·耶倫的接力棒的確是夠沉重的。

*本文作者為中國財經評論人(原文刊載於騰訊大家網http://dajia.qq.com/blog/365287040577551,責編:代金鳳。文中小標為風傳媒加列)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