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評析:少年姜夔的傷心元宵節

2014-02-14 16:37

? 人氣

元宵節是中國文人詩詞靈感之源(取自騰訊大家網)

元宵節是中國文人詩詞靈感之源(取自騰訊大家網)

今年的元宵節與情人節重疊,這種合體來得可謂解風情。雖然咱們還有個中式情人節七夕,但這個節日過於彰顯,更適合見了天光的人傳情達意,讀古詩詞,老覺得,古人其實更樂意把元宵節當情人節使。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有情人選擇在這一晚相約:「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沒有約定的人,就指望街頭邂逅:「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如果說上面兩位還都是元宵節的個人際遇,柳永那首《迎新春》寫的可是大場面:

「嶰管變青律,帝裡陽和新布。晴景回輕煦。慶嘉節、當三五。列華燈、千門萬戶。遍九陌、羅綺香風微度。十裡然絳樹。鼇山聳、喧天簫鼓。漸天如水,素月當午。香徑裡、絕纓擲果無數。更闌燭影花陰下,少年人,往往奇遇。太平時、朝野多歡民康阜。隨分良聚。堪對此景,爭忍獨醒歸去。」

「少年人,往往奇遇」,《大明宮詞》裡,小太平就是在上元燈節取下了薛紹臉上的昆侖奴面具,開始了她一生的愛與哀傷。而每一個人都是自己的傳奇,我們無從得知,在那喧囂的拐角,燭影花蔭的一側,是誰遇見了誰,又是誰,沒有等到誰。「堪對此景,爭忍獨醒歸去」,情人節除了煽風點火,還有添油加醋之功效,它會讓甜蜜的人更甜蜜,讓寂寞的人更寂寞。這世上,寂寞的人總是多過甜蜜的,大多數人的一生,甜蜜總是比寂寞少。

比如那個曾經在合肥漂流過十年的姜夔,就曾為他的數載甜蜜寂寞了一輩子,唉,其實就是那幾載,都未見得有多少甜蜜。

在宋朝的赤闌橋畔,姜夔遇見一對「大喬能撥春風,小喬妙移箏」的姐妹花,她們生得美,「雁啼秋水。柳怯雲松,更何必、十分梳洗」。他隔著簾子看了她們半面,就愛上了其中一個。

愛一個人,就會想和他(她)在一起,會恐懼分離,於是人們說「我們結婚吧」,雖然婚姻不是十足的保障,但它會在一時一地戰勝恐懼,成為對對方最大的承諾與讚美。

但姜夔不能給予他的愛人這讚美,想起這個宋朝男子,眼前閃過的總是梁朝偉的那雙眼睛,有深情,有疼痛,有哀懇,但還有最後一句話叫做「對不起」。姜夔與他的相似之處,除了風流、寒素,還有同樣的非主流。書上說他﹂不汲汲于仕途」,原是誇獎他的風骨,可是,在價值單一的年代,就顯得遊手好閒,無處著落。

多數時候,他的職業是門客,又稱清客,《紅樓夢》裡給這些人起的名字叫做「詹光」「單聘人」,曹雪芹使了一把狹促,大概他從小就看不上這些動輒「點頭稱是」「搖身驚詫」的人。但也不是所有的清客都是靠這種低級手段混,像姜夔,他善寫詩詞,頗有才名,是門客中的上品,如同賈母房間裡的那些慧紋螢幕,成為豪門裡的最好點綴。

這樣的他,沒有能力娶一個同樣寒微的女子,就算相愛,又能如何?只能將對方當成偶爾路過的街邊櫥窗裡一樣特別可心的東西,你遙遙愛慕,你趨近對望,你讓售貨員取出來,一再摩挲,看清它每一個細節的同時,對自己說,沒什麼,就當自己沒有路過這條街吧,就當從沒有見過他,人生裡,原本就有很多被錯過的遇見。

那段合肥愛情因此纏綿斷續了十年,他往來江淮間,最終還是放棄,與對他有知遇之恩的蕭德藻的侄女締結婚約。1186年冬,剛剛罷官的蕭德藻帶著姜夔從湖北到湖州與侄女完婚,除夕,姜夔抵達金陵。一路遙望淮南山影,知道愛已成往事,最初所料,他只是沒想到,自己依舊會被往事打動。他寫了這樣一首詞:「燕燕輕盈,鶯鶯嬌軟,分明又向華胥見。夜長爭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別後書辭,別時針線,離魂暗逐郎行遠。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歸去無人管。」

他夢見那女子的魂魄離開身體,走過這千山萬水來看她,他想起她終究要一個人回去,淮南皓月下,群峰青冷似鐵鑄,他不能陪她,那麼,這一路有誰將她照管?

與蕭德藻的侄女完婚,是命運安排給他的一個任務,他沒有為妻子寫過一首詞。婚後第四年,他重新回到合肥,與心上人重聚。那是一段愉悅的日子,但那愉悅,也是偷來的。秋天裡,他啟程去蘇州范成大家裡,在那裡,他做《暗香》《疏影》,大得范成大歡心,把玩不已,將家中歌姬小紅打賞給他。

這年除夕,他作別范成大,回湖州家中,一路可謂志得意滿,做詩曰:「自琢新詞韻最嬌,小紅低唱我吹簫。曲終過盡松陵路,回首煙波十四橋。」這首詩寫得神采飛揚,與他為合肥歌女寫下的那些哽澀之詞迥異,似乎,新的戀情,已經將合肥之戀刷新,似乎,從此後,他的情史上將是一片嶄新天地。

痛楚在六年後再度回溯,1197年的元宵節,千家萬戶,華燈璀璨,他卻獨飲黑暗。之前他曾計畫再回合肥,但因各種原因沒有成行。他也曾想融入新春的熱鬧中,「花滿市,月侵衣」,但熱鬧終究是別人的:「少年情事老來悲。沙河塘上春寒淺,看了遊人緩緩歸。」

他到底無心觀燈,應景般的走到大街上,也只是將遊人看罷,又凝滯地歸來。這一年他不過四十來歲,卻如一個老人,背負著少年情事,自虐般不肯放下。元宵節的正日子,他獨坐書房,寫下那首著名的《鷓鴣天》:「肥水東流無盡期,當初不合種相思。夢中未比丹青見,暗裡忽驚山鳥啼。春未綠,鬢先絲,人間別久不成悲。誰教歲歲紅蓮夜,兩處沉吟各自知。」

「當初不合種相思」,很多人都說過類似的話,就像那句「都是月亮惹的禍」,抱怨裡分明是滿滿的甜蜜。但姜夔的悔是真的悔,愛上那個人,太輕易,以為忘卻,也能來得很輕易,時過境遷,才知道,即使你早已遠離那條街,那條街所在的那座城,遠離了鑲嵌著那座城的那段歲月,你還是不能忘記那場相遇。只是他的心情,已從「少年情事老來悲」轉化成「人間別久不成悲」,相思如病,他病入膏肓,只能帶病生存,悲傷於是也不再那麼堅硬,轉化成一種沉吟,沉吟著知道,那一端的你,亦是這樣地想念著我。

不求解脫,方是大解脫,一個元宵節,姜夔似乎完成了一次感情上的自我超越。但我總覺得,這不是終結,心事依舊會起起伏伏,在每一個看人攜手的元宵節裡。而這樣的故事千百年來一再重複,那些從一開始就被你當成過客的人,卻要你用一輩子去忘記。

*作者為中國知名作家(原文刊載於騰訊大家網http://dajia.qq.com/blog/333603130583133,責任編輯:余江波)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