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評觀點:川普信守一中笑裏藏刀 習近平進退兩難

2017-02-17 07:10

? 人氣

美國總統川普(AP)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AP)(風傳媒合成)

美國總統川普(AP)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AP)(風傳媒合成)

川普上任後一直被「遺忘」,沒有與川普進行電話對談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終於先在2月8日收到川普的來信,聲稱願與習近平一起發展有利雙方的建設性關係。其後,川普在9日致電習近平,除了討論美中關係的諸多議題、互相致送訪問邀請外,白宮方面還表示,基於習近平的要求,川普同意信守美國的「一中政策」。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川普這個舉動看似與他當選以來,先在去年12月2日與蔡英文總統通電話,接著在12月9日宣稱沒有必要受美國的一中政策約束,最後在今年1月13日表示,一中政策也是與中國談判的標的物,等等諸多發言相抵觸,但本文認為,一中政策仍然被川普當作談判籌碼,由於川普此前的高姿態,北京必須思考如何回應川普突如其來的「善意」,否則難以預料川普是否會再度翻臉。但這由於中共將於今秋舉行十九大,決定未來五年的權力佈局,加上中國經濟情勢不容樂觀,習近平必須相當謹慎拿捏回應尺度,否則很有可能順了川普的意,卻在十九大遭黨內政敵反撲。

根據白宮聲明,川普同意遵守一中政策,是基於習近平「要求」的前提,暗示川普不是主動改變想法,頗有賣面子的意味,不過並不是賣給習近平。據報導,川普的國務卿提勒森(Rex Tillerson)對於促成川習電話會談扮演關鍵角色,而提勒森此前在1月中針對參議院對他的提名審查所提出的書面答詢已經指出,沒有必要修改一中政策。由於美國國務院向來有強烈的親華派存在,而蒂勒森又得到對川普有影響力,也以親中色彩聞名的前美國國務卿季辛吉(Henry Kissinger)的支持,故也有媒體認為,季辛吉才是真正促成川普與習近平對談的關鍵者,由於川普的強硬反華路線讓他臉上無光,不得不藉此事挽回顏面。

美國新任國務卿提勒森(Rex Tillerson)1日宣誓就任。(AP)
美國新任國務卿提勒森(Rex Tillerson)對促成川習通話,有關鍵影響。(AP)

川普雖然從未明確表示過要推翻美國的一中政策,但由於他高調質疑一中政策,反而使他表態回到美國既有路線的基調,成為對美國親中派與中國的極大讓步。尤其考慮到,提勒森以及美國國防部長馬蒂斯(James Mattis),對於南海、北韓核武、南韓部署「末端高空防禦系統」(THAAD)等美中存在激烈爭執的議題,完全沒有表現出軟化的跡象,馬蒂斯在訪問日本時甚至據稱,曾指控中國有意重現明朝在東亞曾建立的朝貢體系。川普最關切的美中貿易爭端,也還沒有按照他的指示,開始協商解決。川普在美國當地10日下午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領袖對話,又進一步正式確認,釣魚台適用美日安保協定第五條,美國對釣魚台負有防衛義務。

在各項議題都對中國強硬之際,突如其來對一中政策的讓步,便具有高度的算計。從聲明的語氣及文字來看:對於「遵守」一詞,使用過去官方文書極少見的「honor」一詞,而非常見的「support」、「reiterate」,或「committed」等詞,並強調這是「應習近平之請」;對於「一中政策」,又將One China特別以引號標注,也沒有提及美國官方傳統上對該政策的說明-美中三公報與台灣關係法。

這些在在流露出反華派的算計,顯示川普的讓步並不是永久的,還需要看中國怎麼回應,聲明提到美中之間的代表將開始針對各項議題進行協商,便是一項暗示。選在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出發訪問前實施,則有意緩和中國對美日加強合作的戒心。川普在中國尚未先對其要求讓步前就先賣面子給提勒森及其背後運作的親中派,萬一中國的回應不如川普的期待,丟臉的變成川普,依照其性格不會毫無反應,屆時親提勒森與中派就缺乏立場反對川普對華強硬。據傳,川普剛剛否決提勒森提名的副國務卿人選,或許會降低提勒森未來對川普的影響力。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則很可能是對川普此舉最感到苦惱的人。

對正在建立「習核心」的習近平來說,以軍事、政治等手段削弱美國在東亞的影響力,才有助於增強他的威望;美中無論是為了南海或臺灣爆發衝突,戰爭的不可預測性都會給予黨內政敵機會挑戰他的權位,在十九大確定權力佈局之前,這樣的衝突完全沒有必要。川普此前對一中政策的高調質疑引發中國的強烈反彈,此際在一中政策上的讓步,雖然有效降低戰爭風險,中方要如何回應卻相當棘手。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AP)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美國對華決策微妙轉變,應該是最為苦惱的人。(AP)

中國外交部當不會忽略白宮聲明在外交上的怪異訊號。若強硬派將此事視為中國的勝利,或認為川普為「紙老虎」,都很有可能引發川普讓華府親中派難以阻擋的反擊。,讓美中關係如在十九大前重現緊張,對習近平並非好消息。然而如果在南海或貿易問題上順了川普的意,習近平很可能就會被政敵抓住操作機會,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集權態勢將遭到強大反撲。中國當前的經濟情勢不容樂觀,2017年的經濟增長率預估,很可能從去年的6.5%-7%這一區間,下修至6.5%,並且把重點置於穩定及風險管控等兩大目標。關心中國政經局勢的讀者,對於中國在2015年6月開始爆發的股災應該記憶猶新。這場股災讓習近平與當時負責運作中國總理李克強的關係尖銳化,最終讓習近平取代李克強推動中國經濟。如果習近平為了回應川普,導致今年中國經濟再度發生重大「災情」,其後果不問可知。

簡言之,川普依然站在上風處掌握美中鬥爭的主動權,既沒有向中國「低頭」,也沒有把台灣拿去做交易籌碼,他的底線仍是美國的一中政策。台灣方面實不需多做負面聯想,或猜測川普未來會不會因為現在的操作,就對台灣在軍售、官方交流、防衛合作等,有什麼新的限制。我們應當認清,「己願他力」並不是國與國相處之道。將近兩個世紀前的普魯士戰略家克勞塞維茨(Carl von Clausewitz)就曾針對波蘭被三次瓜分,卻無任何歐洲國家出手相救的歷史表示,雖然波蘭被瓜分是一場悲劇,但一個國家把自身的安危及生存完全仰賴、託付給其他國家,未免是一種太過份的要求。與其整天擔憂被其他國家「賣了」,不如把這份心力用來提昇自己在其他國家心中的地位與價值。畢竟,自助而後天助。

*作者為獨立研究者,專欄作家。著有《和諧世界與亞太權力平衡:中國崛起的世界觀、戰略文化,與地緣戰略》。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