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評析:煩惱

2014-01-22 09:21

? 人氣

2013夏日某天,接到友人電話,要我去看一批書,判斷值不值得買?書有未曾經我眼,能見面,當然好。然後,便看到了那一牆日文書,目測總有2、3000本吧。文史哲政治心理百科期刊,都有,掃視一過,心裡有底,一整批收購回去慢慢看。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書放在地下倉庫,又過了幾個月,秋近天涼,藏身斷爛朝報,天天搞得兩手烏黑,鼻孔有塵,總算初步搞清楚了。這批書,多屬1940年代非文學書籍,間雜大正、明治出版品,算一算,七老八十矣。其種類繁雜,品相雖不錯,類皆蒙塵,大概自1950年代上架之後,再不曾被取下翻看,書口積塵都可寫字了。

主要內容,最讓人驚豔的,乃是北至滿蒙,南到印度支那,涵蓋滿州、蒙古、朝鮮,北支那、中部支那、南支那、菲律賓、蘇們答臘……也就是所謂「大東亞共榮圈」的各種調查報告、歷史專著、產業分析、政經現況、寫真帖、,甚至旅遊雜記,各地「案內」,包括佐藤春夫、芥川龍之介、內藤湖南等知名之士的遊蹤都出現了。論其範圍,大的可大到分省調查,流域採集;小則一城一鎮一鄉一村的水文、交通、人口、物產等種種統計報表,巨細靡遺。要說豐饒,這是生平僅見,卻也不免驚心:「以日本對中國這種無所不用其極的調查掌握,若非那兩顆原子彈,只怕中國命運難卜了。」小時候常聽到「日寇謀我日亟」字眼,這次總算親眼見識了。

連著好幾個禮拜,我耽溺在這堆舊書裡,翻找各種蛛絲馬跡,細細讀索眉批、簽名,任何文字都不放過。總督府各級學校藏書章幾乎到齊了,「學徒出陣」前言不由衷的毛筆題記,戰死者後送回來的「遺書」註解,日僑遣送歸鄉的扉頁贈語……,想到那些青春隕落的舊書主人,消逝在時代風暴裡的愛書人,不禁滿懷唏噓,無言以對了。

「接下來的生命落腳處呢?」問題接著來了。

純然市場考慮,這批書理應「西進」,方能獲得最大邊際效益。近年來,「跟中國有關的書」被炒作得紅火燎原,更別說同時出土近千本了。只是,書店是一種商業行為,但能僅止於商業考量嗎?「這些書會更希望留在臺灣這塊土地吧?」我相信。然而,誰會來使用、研究它呢?滿蒙、朝鮮、支那、大東亞共榮圈,此地還有人願意葬送華年於此?送到對岸,被利用的機會大上許多吧?……。

何去何從?to be or not to be?煩惱總是有的,即使小小一家舊書店。

*作者為茉莉二手書店書物總監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