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評析:時間沒給他時間証明自己─夏隆從強硬至溫和

2014-01-12 12:07

? 人氣

1982年6月,夏隆在貝魯特︹取自騰訊新聞網︺

1982年6月,夏隆在貝魯特︹取自騰訊新聞網︺

以色列前總理夏隆,昏迷八年,終於去世。看到電視新聞中,一個年輕的以色列人說:「其實很多人早就把他忘記了,不過他的死訊,倒讓很多人又想起了他,或者知道了他。」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確實,在一個選舉政治的國家,八年的沉寂,對於一個政治人物來說,足以讓人們淡忘。查找了一些資料,發現用來形容他最多的一個詞:爭議性。

在以色列右翼的眼中,夏隆是一個叛徒,因為他拆除了加沙地帶的猶太人定居點;在左翼的眼中,他是一個和平的破壞者,因為他興建了把巴勒斯坦和以色列隔離開的隔離帶;在有的人眼中,他是一個戰爭英雄,他參加了從以色列建國開始的所有戰爭,英勇善戰,保衛了國家,但在有的人眼中,他是一個戰爭罪犯,因為在黎巴嫩戰爭中死去的平民。

如果把夏隆一生做過的事情放在一起,確實充滿了矛盾,但是如果把這些事情配上年份,卻又可以清晰地看到他的轉變。

從1970年代開始,他就有意識地從軍事將領向政客轉型。從部隊退休後,他加入了利庫德黨,並且出任多個部長職位。他保守,堅持反對巴勒斯坦人立國,並且推動和參與落實了在加薩河西岸建立猶太人定居點。

1982年,以色列入侵黎巴嫩期間,發生了貝魯特大屠殺事件——黎巴嫩巴勒斯坦難民營遭到黎巴嫩一個基督教武裝組織的屠殺(注),外界認為,當時身為國防部長的夏隆需要為此事件負責。雖然夏隆拒絕辭職,但最終還是不得不辭去國防部長職務,但是卻保留部長級身份。一年之後,他又開始在不同時期的利庫德政府擔任部長,從房屋、工貿到外交,在這期間,他主張和參與了前蘇聯猶太人回流定居計畫。

1999年,夏隆成為利庫德黨主席。2000年,他做出了一個讓全世界震驚的舉動:視察聖殿山(Temple Mount).

如果覺得以巴問題有些複雜的話,或許可以從瞭解聖殿山的宗教背景開始。

這裡是猶太教的聖地,傳說猶太先祖亞伯拉罕在此領受上帝旨意、祭獻兒子;他的孫子雅各在此和天使摔跤,並被賜名「以色列」(與神角力),是曾經的第一聖殿和第二聖殿所在地;但對於穆斯林來說,這裡是「應許之地」,是伊斯蘭第三大聖地,聖殿山上的阿克薩清真寺,是先知穆罕默德離開家鄉後去得最遠的清真寺,而旁邊的岩頂清真寺,則是他騎飛馬得道升天的地方。

以色列一直宣稱,整個耶路撒冷是「一統且永恆的」首都,但巴勒斯坦人希望,把耶路撒冷東城作為未來建國的首都。伊斯蘭「應許之地」,建在了猶太教最神聖的聖址。而在中東「六日戰爭」後,雖然以色列宣稱對聖殿山擁有主權,但當時的以色列國防部長達揚把清真寺區的控制權交給了伊斯蘭宗教委員會。

聖殿山的歸屬問題,一直是以巴和談的關鍵,而為了避免衝突,猶太人一直被禁止在山頂祈禱。夏隆在一千多名以色列員警的護送下,衝破巴勒斯坦人的抗議人潮和組成的人牆,進入了阿克薩清真寺,等於打破了這個禁忌,而後果,則是爆發了連續四年的暴力衝突,而第二年,夏隆贏得了總理的位置。

上任後,夏隆對阿拉法特毫不手軟,派兵包圍對方在安姆安拉的總部,斷斷續續進行了兩年,直到阿拉法特病重為止。

不過同一時間,夏隆也開始轉趨溫和。2003年,他公開表示支援由美國,歐盟和俄羅斯提出的和平路線圖,甚至表示支援未來巴勒斯坦建國的計畫,也願意和阿巴斯進行談判。他開始拆除在加沙河西岸的猶太人定居點,到了2005年9月,所有的以色列軍隊撤出了加沙。

夏隆的行為,被右翼認為是叛國者的行為,一群保守派的拉比,更是向他下了死咒。但是夏隆的行為獲得了大部分以色列人的支持,證明了他的政治判斷。當時的民調顯示,百分之八十以上的選民贊成這樣的做法,而夏隆也憑藉自己的溫和路線,在黨內遙遙領先對手內塔尼亞胡。而在2005年,在以色列人評選出來的最重要的250個以色列人物中,夏隆名列第8。

這個時候,只要留在利庫德,夏隆一定可以贏得選舉獲得連任,但是他卻決定組建新黨。2005年11月,夏隆和一批追隨者組建了前進黨。夏隆在記者會上說:「如果我留在利庫德,我可能可以贏得初選,也可能帶領利庫德贏得大選。對我個人來說,這是最安全的佈局,但卻不是服務以色列的方式。留在利庫德意味著花費時間在政治鬥爭,而不是為國家服務上。」

而他的一名助手也向媒體透露,夏隆的打算很清楚,他要開啟和巴勒斯坦的政治進程。但是目前利庫德黨內的組成卻意味著啥也做不到。他需要空間和自由來實現他的想法。

可惜,一個月之後,他中風。經過幾天治療,他迅速回到工作崗位,但是很快,他又陷入了第二次中風,這次,他陷入了長期昏迷,從此離開了政治舞臺。

他組建的這個走中間路線的政黨,贏得了2006年的大選,並且組建了聯合政府。2009年又成為國會席位最多的政黨,但領導利庫德的內塔尼亞胡成功聯合其他右翼政黨,組成聯合政府。2013年大選,經過一次次的分裂,前進黨只贏得了2個席位,成為國會內的最小黨。

八年之後來看,夏隆的新政黨,更像現在以色列的左翼,因為在剛剛大選中冒起的中間政黨,他們關心的是國內事務,要求政府關心苦苦掙扎的中產,要求社會的公平,對於以巴問題並不關心。只是,這有點像是埋在沙漠中的鴕鳥,因為對於以色列來說,只有逃避,卻沒有選擇。

政治人物會不會改變?夏隆是一個例子,用他的話來說,是為了國家利益,當然,也會有人覺得,是為了選票。這樣做是否正確?是否有效?可惜,歷史沒有給與夏隆機會去證明自己。

就在一天前,以色列宣佈興建1400套定居點住房,當中800套在西岸。2004年,西岸的猶太人定居點有23萬人,當時外界一致預期,只要夏隆連任,他將會對待加薩一樣,撤銷西岸的所有定居點。而現在,西岸的猶太人已經超過了三十萬。定居點問題,一直也是和談的關鍵。

如果夏隆沒有中風,他會不會撤軍?撤軍之後,以巴的和平路線圖,是否會走出點距離?可惜,歷史從來沒有假設。

最新的民調顯示,百分之七十三的以色列被訪者,包括猶太人和阿拉伯裔,都反對以色列從西岸撤軍。至少對於內塔尼亞胡來說,他現在的政治判斷顯然符合主流民意。釋放巴勒斯坦人囚犯雖然向巴勒斯坦釋放了善意,給了克裡一個面子,但是同時也引發了很多以色列人,尤其是受害者家屬們的不滿,因為這些囚犯,畢竟都是殺人犯,不管出於怎樣的理由。在這樣的情況下,走一步,退一步,也許是保險的做法。

如果是夏隆,以他的個性,又會如何處理?可惜,還是那句,歷史從來沒有假設。

(注)貝魯特大屠殺發生於1982年6月以色列入侵黎巴嫩期間,黎巴嫩基督教長槍黨民兵在以色列的武裝和包庇下,對貝魯特的巴勒斯坦難民營進行了野蠻屠殺。持續了整整40個小時的屠殺造成的死亡人數至今無法確切統計,有的說1000人,有的說1500人,還有的說遇難者達3000人,另有說法為3萬人。

*作者為鳳凰衛視知名記者、主持人(原文刊載於騰訊大家網)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