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結及其不滿,特克未雨綢繆式的第三部曲:《在一起孤獨》選摘(3)

2017-02-12 05:30

? 人氣

人們已經逐漸失去獨處的能力,而寧可與他人保持著隨時隨地、但卻又不夠深入的聯繫。(資料照,圖/pixabay)

人們已經逐漸失去獨處的能力,而寧可與他人保持著隨時隨地、但卻又不夠深入的聯繫。(資料照,圖/pixabay)

特克這本書是繼《電腦革命》(The Second Self)、《虛擬化身》(Life on the Screen)之後的第三本重要著作(第四本著作《重啟對話》Reclaiming Conversation則剛上市)。在第一本書裡,她主要探討的是兒童如何把一部電腦當做另一個有如自己的個人來看待。而在第二本書裡,她一方面沿著工具、鏡子、到模控空間(cyberspace)作為另一個生活空間的發展,把討論的焦點從單一的電腦延伸到諸多電腦所串連而成的網際網路。另一方面,也分別從這三個角度來說明,原本抽象難解的後現代思想文化,如何落實到電腦的使用、自我認知、與多元流動身分認同的探索。而在前幾年所出版的這本書裡,特克又將她對電腦、網際網路等資訊科技與當代社會文化之間關係的討論,進一步拓展到手機、社群媒體等最新的資訊科技之上。與此同時,延伸自S. Freud的「文明及其不滿」的概念,也就是《虛擬化身》的「模擬及其不滿」,也進一步開展為本書的「連結及其不滿」。這縱貫其學術生涯的三本書,在研究對象與問題意識上的變化,充分顯示出特克敏銳的現實感。此外,也一如她的前兩本書,這本《在一起孤獨》也充滿了特克的訪談、觀察與自身經驗,交織出一本內容生動、可讀性很高的書籍。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不過,在另一方面,在基本立場上,這第三本書卻也呈現出越來越多的懷舊保守色彩。這首先展現在特克對賽柏格的保留態度,而不像D. Haraway一樣,從中看出後人類主義對重新探尋另類全球化的助益。其次,特克也在這本書後半部裡感慨當代的人們已經逐漸失去獨處的能力,而寧可與他人保持著隨時隨地、但卻又不夠深入的聯繫。這使得特克比較像是站在現代性的立場來評價後現代。然而,對我來說,這種看似浮淺表面、但又隨時爆發的情緒共感,正是特克在《虛擬化身》中所謂後現代文化的進一步落實。相對於《虛擬化身》裡所描繪「泥巴」(MUD)的玩家探索自我認同的遊戲仍是以身分認同(identity)為著眼點,時隔將近二十年,即便是在實名制的臉書上,我們可以看到在粉絲專頁、社團、甚至是在每一則動態、直播中,以按讚或回應的方式所創造出來的一場又一場情緒共感的嘉年華。以致即使是身為沒沒無聞的鄉民之一也無妨,只要能及時趕上湊個熱鬧就夠了。

換言之,與其用「喪失」、「失去」這樣的消極負面措詞來描繪當代人與手機、臉書等資訊科技之間的密切關係,我個人更寧願看到這之間的時代變化,以便更能掌握到我們的社會文化特性。亦即,相對於傳統社會之中人們只能以和他人在一起來換取安全,導致E. Durkheim所謂「只有社會、沒有個人」的狀況;以及印刷術、汽車、飛機等機械媒介所帶來M. McLuhan筆下的「去部落化」(detribalize)發展趨勢,從而個人主義興起,自由取代了安全成為個體性的內涵;而今,正如McLuhan所說的逆轉(reverse),電子媒介又造成再部落化(retribalize)的效果,歷史的鐘擺回到M. Maffesoli所謂「新部落主義」(neo-tribalism)的一端。歷經現代社會個體化洗禮的人們,反而又回頭追求在集體中的情緒共感,但卻也不想回到傳統社會失去個體性的狀態。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