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金管會該放手讓金融業者適性發展

2017-01-17 06:10

? 人氣

現在的金融法令如同緊箍咒掐住金融業者,如能適度鬆綁,緩解壓力,再加上金融整併讓金融業者擴大規模,那更是共創雙贏。(資料照)

現在的金融法令如同緊箍咒掐住金融業者,如能適度鬆綁,緩解壓力,再加上金融整併讓金融業者擴大規模,那更是共創雙贏。(資料照)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金管會)日前宣布為加速提升國內電子化支付普及率,邁向無現金社會,已經擬訂「三大措施」,包括:一、建構友善之法規環境;二、加速整合電子化支付端末設備;三、提升公部門與醫療機構提供電子化支付服務,以上措施均是以「打造友善電子化支付環境」為噱頭。其中金管會表示,截至105年上半年止,國內電子化支付比率已提升至30%。為積極推動電子化支付,提升電子化支付比率,就建構友善之法規環境的部分,金管會有持續與金融相關業者溝通,了解業者的需求及現今實務國內外業務的發展趨勢以檢討及修正國內法令,力求提升金融業者的獲利。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日月潭商家歡迎陸客使用電子支付(呂紹煒攝)
為積極推動電子化支付,提升電子化支付比率,就建構友善之法規環境的部分,金管會有持續與金融相關業者溝通,了解業者的需求及現今實務國內外業務的發展趨勢以檢討及修正國內法令,力求提升金融業者的獲利。(資料照,呂紹煒攝)

近期在電子支付帳戶方面,已經增加約定連結存款帳戶付款機制之作業類型與業務項目、簡化固定密碼安全設計、增加交易安全設計態樣、放寬連線中斷機制與支付指示再確認要求、簡化使用者身分確認機制、放寬使用者身分確認執行之調整期間等;而在電子票證方面,已放寬公共運輸服務等端末設備之感應距離,並開放記名式電子票證可連結金融機構存款帳戶進行自動加值,讓電子票證之使用更廣泛及便利。

但這已經不是金管會後知後覺的措施了,在對岸中國,電子支付根本無所不在,以火紅的「微信」為例,只要手機用戶進入微信APP,選擇商品下單或掃描QRCODE,在確認購買,隨即進入支付環節。而微信後臺會迅速生成訂單,讓手機用戶在點選後,能在螢幕上確認支付相關細節,並同時確認收款方和交易金額,如確認無誤即可讓再點擊「立即支付」。而為避免盜用等詐欺情事產生,輔以密碼鎖來確認是否為使用者本人,也為使用者本人設計一道緩衝措施,可以思考要是否真的要購買,而如此便捷的措施,除了環保、防偽,也可以減少無謂的交易成本。

支付寶
在對岸中國,電子支付根本無所不在,以火紅的「微信」為例,只要手機用戶進入微信APP,選擇商品下單或掃描QRCODE,在確認購買,隨即進入支付環節。(資料照)

中國在借貸方便也早已不再需要向行員面對面,透過一個APP(行動應用程式,mobile application,簡稱app)就可以迅速地小額借貸。是如此新穎的模式,在對岸也早已如火如荼的發展,諸如「我要貸」、「人人貸」、「極速貸」等,金融業者透過大數據分析,參考手機使用者平常使用的習慣,包括常聯繫對象、門號使用頻率、經催繳後是否還會遺忘繳費等,來確立一個人得以申貸的信用額度,如此「創新」而「特殊」的模式,紓解了中國人對於資金的需求。

而我國金管會總用「在商研議」、「還需要再三評估」等詞來迴避金融業的發展,使我國總在新創產業的部分落後先進國家一大段,總在別人已經賺很多的時候我們才開始從後面苦苦追趕,金管會實在是應該有所「借鏡」,縱然有相關的疑慮,我國也有多數學者及部分立委已經開始推動「監理沙盒」的修法(即是對於保險法、證券交易法、銀行法、期貨交易法、信託業法、證券投資信託及顧問、電子票證發行管理條例、電子支付機構管理條例等8個法部分條文的修正草案。)如金管會能協助推動法案,給予業者一段時間可以從事如支付更快速的機制等等,讓金融業者提出一個計畫,經過金管會的審查,審查通過後開始實驗,金管會再視實驗結果,作為是否修法的依據,不要再讓新創產業的構思胎死腹中。

民進黨立法委員余宛如31日在立法院舉行「監理沙盒」的公聽會,邀請政府主管機關、相關專家與業者,討論台灣是否適合實施「監理沙盒」。(廖育欣攝)
我國也有多數學者及部分立委已經開始推動「監理沙盒」的修法,不要再讓新創產業的構思胎死腹中。圖為「監理沙盒」的公聽會。(資料照,廖育欣攝)

綜合以上,其實不難知道我國業者需要的是金融法規的鬆綁,才能突破現在金融業的窘境,現在的金融法令如同緊箍咒掐住金融業者,如能適度鬆綁,緩解壓力,再加上金融整併讓金融業者擴大規模,那更是共創雙贏。事實上,金融業者更應該仰賴金融整併,用群體力量去發展更大的規模經濟,不能總因規模過小而埋沒國際。是金融整併,絕對是當務之急。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