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從失敗到成功」歷程 學者談AI時代教育:一次到位的成功少了點什麼

2019-12-09 22:40

? 人氣

台灣科學教育館今(9)日舉辦教育基金會年會,北市大師培中心助理教授劉淑雯(見圖)認為AI世代下的小孩,面對不確定性的挑戰,需要經過嘗試、自助,才有機會達到目標。(吳尚軒攝)

台灣科學教育館今(9)日舉辦教育基金會年會,北市大師培中心助理教授劉淑雯(見圖)認為AI世代下的小孩,面對不確定性的挑戰,需要經過嘗試、自助,才有機會達到目標。(吳尚軒攝)

AI時代來臨,面對人工智慧的發展,再碰上素養導向的108課綱,下一代的教育如何應變?教育基金會年會今(9)日於台北登場,北市大師培中心助理教授劉淑雯指出,讓孩子享受從失敗到成功的歷程很重要,AI世代下的小孩,面對不確定性的挑戰,其實有時要先求有再求好,經過嘗試、自助,才會有機會。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全國30家教育基金會,9日於台灣科學教育館舉辦教育基金會年會,並以「教育4.0」為主題,邀請台北市立大學師資培育中心助理教授劉淑雯,從多年的繪本教育經驗出發,解析108課綱下的跨領域教育,如何由閱讀建立情境,並引導孩子探索核心問題。

劉淑雯表示,108課綱很重視情境連結,如何在教室、圖書館創造好的情境連結很重要,閱讀可以提升跨領域能力,所以他們透過跨領域的繪本教育,希望把國際上好的教學、教材引進來。

AI世代的教育:提出核心問題、跨領域概念

劉淑雯說,現在很多老師都會被問,AI世代下的教育在教什麼?對此他引用唐鳳的話表示,抽掉科技後,很多教育的智慧還在,科技是讓人更強大,不是取代人,文字工作會被取代,但文化工作不會被取代,AI可以做很多事,但孩子腦中能不能提出核心問題,才是價值所在,「我們會不會提出好問題、設計模型,用簡單素材驗證這個想法,並後續修正?」

劉淑雯指出,像台北市很多橋,橋的結構與功能,是數學與物理,要介紹「橋的美」需要文學、藝術,「工程的計算」要科學結構,都是跨領域概念,這些東西在課本裡卻找不到,所以在STEM(理工科的泛稱)教學上,自己搜集很多跟工程相關的繪本,先把各領域老師找來,形成實體社群,接著建立網路社群,透過跨校不同特色來做分享、傳承。

(延伸閱讀:大人一句「有什麼好哭的」有多傷?學者揭:導致孩子對世界冷漠,易得憂鬱症)

節日、藝術包裝科學教育 幫助女孩打破心理障礙

劉淑雯也談到科學與性別教育,表示曾邀請小朋友說出記得的女性科學家,用玩具炸彈,要小朋友講完傳給下一個人,結果很快就爆炸了,學生覺得「怎麼女科學家這麼少?」,劉認為,這可能是目前課本裡的人物有限,所以需要有補充讀物,一方面透過繪本,另一方面也設計桌遊,讓孩子在玩樂中學習。

20191209-台灣科學教育館今(9)日舉辦教育基金會年會,並以「教育4.0」為主題。圖為展覽現場的女性科學家於歷史中的身影。(吳尚軒攝)
台灣科學教育館今(9)日舉辦教育基金會年會,現場展覽女性科學家於歷史中的身影。(吳尚軒攝)

劉淑雯說明,他也發現女孩子對學習科學有心理障礙,因此在科教館策劃萬聖節活動,帶領孩子看繪本後,再參與肢體展演訓練,把閱讀中深受感動的故事,用藝術方式表現,並結合萬聖節遊行,更在國際女科學家日做快閃活動,過程中看到很多小女孩會跟媽媽說,「媽媽你還說我不能當科學家,台灣有這麼多(女科學家)欸!」

AI世代的小孩,必須學習面對「先求有再求好」

在教學過程中,劉淑雯也表示常聽到孩子說「哇!我失敗這麼多次」,而要享受從失敗到成功的歷程,正是素養教育重要的一環,一次到位的成功會少了點什麼,AI世代下的小孩,面對不確定性的挑戰,有時候其實要先求有再求好,要經過嘗試、自助才會有機會。

劉淑雯並呼籲, 要帶孩子到世界,大人也要多學幾個語言的基本用法,他之前去日本看了科學繪本展,他們展覽已到50周年,且繪本是分成3-5歲、5-6歲、小學以上等不同年齡階段,從小紮根,美國也有幼兒STEM年會,國際視野很重要,必須現在就起步,而過程中也要因應台灣在地特色。

喜歡這篇文章嗎?

吳尚軒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