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棄老闆》歐美最少2成工作者的選擇:同事每週換、不再談忠誠度「無雇主時代」生存守則

2019-11-05 11:30

? 人氣

他解釋,在轉型陣痛期,雙方都陷入過往的組織框架中,深怕失去彼此。但退一步想,隨著職場和薪資水平越來越透明,企業忠誠度早就崩解,就連最強調忠誠度的日本企業,也不再提倡死守在一家公司;相反的,如今企業更該關注的是,如何增加彼此信任度,促進彼此合作。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他們的做法是,將工作內容確實細分,例如,規定服務客戶的事前、事後工作,明定「好服務」的標準;在媒合顧問和評比成績的過程中,不談頭銜,只看績效。「對員工來說,公司是購買他的價值,不像以前僱傭制,可能會有人做『假動作』,現在一切很簡單,把眼前工作做好即可。」言下之意,過往許多企業內,藏有難解的人事陋習,如今員工得靠能力爭取薪水,他認為,這才是信任的基礎。

但他也坦言,這是雙面刃,為了搶到好工作,員工彼此關係可能更緊張,不適任員工,久而久之,被自動淘汰。

隱憂:不再學習!勞資互動變少,組織難成長

長期來看,零工經濟帶來的深遠影響是,組織的學習驅動力恐怕停滯不前。

中央大學人力資源所所長王群孝解釋,企業的學習軌跡,多數是從領導者和員工之間的互動而來,這讓企業內部產生動態機制,可以一直演化變得更好。但當組織架構和企業文化崩解,隨之而來的最大挑戰,是如何創造出新的成長路徑。

王群孝認為,解決方式在於善用社群網絡。他舉例,台灣Uber司機、美食平台外送員都自主成立社群網絡,他們交換工作狀況、提升能力,還會約見面,滿足歸屬感,等於是在既有組織外,創造學習成長機會;當企業與他們合作,也將受益。

目前,多數企業面對零工經濟趨勢,還在起步階段。Google旗下的自由工作者,去年發起抗議,認為公司差別待遇,讓外界反思:公司該如何與他們共處?一名管理顧問就提醒:「當公司只是把他們當成短期人力、甚至是偶爾拿來救火,他們的表現,也將僅是差強人意。」

未來,零工經濟發展到極致,企業的兩難在於,在享有彈性人力的優勢時,會不會反而要負擔更大的溝通和管理成本,喪失零工經濟的意義?

這場變革,仍在持續演化。對企業來說,得扭轉思維,重新思考人力配置和管理的新可能。而個人工作者也得更自律,懂得自我提升,避免被淘汰。未來誰能正視這場新時代帶來的風暴,才有機會是贏家。

作者/李雅筑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商業周刊》

加入《下班經濟學》粉絲團,給你更多財經資訊 

訂閱《下班經濟學》YouTube頻道,精彩節目不錯過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