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無人機、Uber……的問題,靠螢幕來解決:《螢幕陷阱》書摘(1)

2016-11-06 05:40

? 人氣

趨勢既已如此,只是叨念或感嘆網路世界讓大家既困惑又疲憊,既分心又健忘,那也太容易了。這本書不是要寫這些抱怨,也不是要為前數位時代的天堂唱出一支安魂曲。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正好相反!這本書要提供一些行為科學上的解決辦法,同時也會是改善我們螢幕生活的實用工具。我要談的是,同樣是這些科技趨勢,過去可能讓人買錯保險、叫計程車花415美元,但現在根據我們對於智慧手機、平板和電腦使用的最新研究成果,也可以把它們轉變成威力強大的數位機會。

以下三個例子就是可能有效的解決辦法。如果你想幫助客人在你的網站上選出最適合的產品,你也許可以參考溫布頓網球賽或美國大學籃球季淘汰賽的方式。不要一下子把所有選項攤在客人面前,而是把最好的選擇分成幾個回合,分批進行。學者蒂博.柏西迪[Tibor Besedes]研究發現,這樣就可以明顯改善決策的品質。

要幫助情報分析人員避免盲點,把影像抽換成遠景,減少現場的細節呈現,通常就會有幫助。以色列的實境研究發現,投資人接收到的瑣碎回饋減少時,投資決策反而大幅改善。我敢說這對無人機操作員也會有效。可以解決的辦法也不只是減少資訊量而已,運用新的資訊壓縮技術也可以幫助我們有限的關注能力承擔更多資訊。

最後一個是,像Uber這樣的企業要是在網頁和應用程式上謹慎地使用比較突兀的字型,就能大幅改善教育或提示效果,從而避免惹火一大群恩客。這個辦法其實跟一般的觀念剛好相反,大家都以為資訊應該是越容易接收和處理就越好。同樣的方法也可以用來提升數位閱讀效率,許多研究指出,螢幕上的閱讀效率遠遠不及紙本。

透過行為科學的工具和策略,的確可以改善我們的上網行為,以上這些建議也只是企業和政府應該留意的一小部分而已。我會在書中舉出更多的實例,因為我相信,我們正站在一個巨大的機會上頭,善加利用這些實證研究的成果,我們一定可以大幅提升數位決策的品質。我們可以看得更仔細,知道得更多,也比較不會後悔。

那麼,我這個行為經濟學家為什麼要寫這本書呢?因為我的工作就是專門研究我們如何犯錯,好讓大家學會不再犯錯。比方說,我跟《推力》(Nudge)的共同作者,也是行為經濟學家的理查.泰勒(Richard Thaler)一起利用心理學研究打造「明天存更多」(Save More Tomorrow)計畫,讓四百萬個勞工大幅提高儲蓄率。能幫得上忙當然是好事,但壞消息是,我們前前後後搞了十五年才接觸到四百萬人,更糟的是,美國還有幾千萬個民眾我們沒幫上忙,很多人退休金還是存得不夠。對這件事情的進展是如此緩慢,常常讓我感到心灰意冷。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