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聞》奪台灣友邦營造國慶行情?習近平對小英放棄幻想、堅決鬥爭

2019-09-25 15:20

? 人氣

傳習近平為紓解政治壓力,訂定「台灣介選計畫」。(美聯社)

傳習近平為紓解政治壓力,訂定「台灣介選計畫」。(美聯社)

中共建政七十周年在即,北京也趕在十一前,八月先斷陸客自由行,近期又在五天之內,連斷台灣兩邦交國索羅門、吉里巴斯。淡江大學戰略所副教授黃介正接受《新新聞》採訪,認為這是「中共在國慶前營造的慶祝行情之一」。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台灣成中美對抗操作槓桿難脫身

此外,台灣問題在中美相爭愈趨激烈的大背景下,也愈趨凸顯。

「中國不能直接大動作反擊美國,但對付台灣總還有辦法吧。」一位長期赴中交流的兩岸關係學者,亦如此引述對岸學者的說法。

我涉中事務人士也分析,美國在七月及八月分別批准軍售台灣M1A2戰車及F-16V戰機,中共必須有所因應,台灣被當成了「出氣筒」。尤其中美貿易談判自五月談崩後,雙方暫時不受敲定協議的約束,美中衝突加劇,華盛頓加碼『台灣牌』,北京無所顧忌,也不客氣拿台灣開刀。」這位人士強調,局勢發展自此,必須意識到台灣已成為中美對抗趨勢下的操作槓桿之一,已難置身事外。

接下來中國處理台灣問題,先是面臨對台灣明年總統大選將採取什麼態度,這次中共連斷台灣兩個邦交國,不乏聲音認為中共變相助攻了民進黨選情。甚至近期《中央社》報導,國安人士透露,習近平為紓解政治壓力,訂定「台灣介選計畫」,透過十一前不計代價挖邦交國、停觀光客、升高對台軍事威嚇,以壓制民進黨選情。

北京處理台灣大選可能有下列決定性因素:

北京介選的三個決定性因素

一、中共對台操之在己,牢牢掌控主動權:中華戰略前瞻協會研究員揭仲對《新新聞》表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今年一月二日做出的「習五條」講話,是中共對台路線總檢討,從馬政府時代准許兩岸「先經後政」,到拋出「一國兩制台灣方案」,直接為兩岸統一進程畫設制度化、框架化的規範。

黃介正也指出,北京處理台灣問題從寄希望於國民黨、執政當局到台灣人民,轉變為寄望於中國己身的實力,確實會降低中國對台灣選戰結果的關注與涉入。

二、更看重台美關係觸犯核心利益:據赴中交流的台灣學者轉述,過去半年,不乏有中國涉台智庫學者在閉門會議指出,由於蔡政府執行「隱性台獨」的取向明顯,漸漸從文化認同上增加兩岸統一的困難度與成本,所以仍希望拉蔡政府下台。但當台美關係觸及領土、主權等中國的核心利益,中國仍將優先回應。

我涉中事務人士觀察,中共自三月底以殲-11戰機越過海峽中線後,對台軍事武嚇顯見緩解,至少檯面上未再見軍機繞台的訊息。甚至中共遼寧艦編隊六月繞行西太平洋,經過台灣海峽,中共官媒卻異常低調。「由此可看出因應台灣選舉,北京還是多少有些節制。」這位人士強調。

「該鬥爭的就要鬥爭」

三、挑戰者是否拉進與蔡的差距:一位熟悉兩岸事務的學者認為,只是為因應台美近期互動,迫使北京必須回擊,但未來中共仍可能觀察蔡英文與競爭者之間的實力差距,再決定是否要「忍」,「節制也要付出代價,包括內部壓力升高,以及影響中美談判等。所以如果選戰逐漸迫近,國民黨或第三勢力有本事拉近與蔡英文的民調差距,或許北京就會願意送『和中』政權一程,否則何必付出『忍一時』的代價。」這位學者解析道。

綜上三點,基於中方對台操之在己,以及中美關係等大局勢,北京對是否要拉下蔡英文具戰術彈性,實際要看台美關係是否有更激進的發展,以及蔡英文的選情優劣,都可能牽動北京對台選舉的干涉。可見前述「台灣介選計畫」的操作似過於單一。

再將時序推進到下一任台灣政府與中方可能的互動。據近期訪中學者透露,近期北京對台策略已定調,對蔡政府「放棄幻想,堅決鬥爭」,符合九月三日習近平對中共中央黨校青年幹部培訓班講話,「該鬥爭的就要鬥爭」,包括港澳台工作。

蔡英文(中)的選情優劣,牽動北京對台選舉的干涉。(柯承惠攝)
蔡英文(中)的選情優劣,牽動北京對台選舉的干涉。(柯承惠攝)

若蔡政府連任,且對於聯美抗中的路線決定油門催到底不轉彎,前國安會秘書長、資深兩岸關係學者蘇起近期預測,中共可能對台施以經濟制裁或「威脅」動武,導致股市下跌、資金外流。藍營兩岸事務幕僚則認為,就經濟制裁方面,中共可能先以技術理由,凍結部分《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貿易品項,再觀察台灣當局反應,「這樣北京才有操作空間,應不至於馬上終止協議。」

不過,我涉中事務人士認為,如果近期美國議會如期通過《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Hong Kong Human Rights and Democracy Act),美國聯邦政府對打「香港牌」取得一定主動性,更可期待美國對台灣有更多協助,包括國防及經濟。美國在台協會(AIT)台北辦事處處長酈英傑(Brent Christensen)近期就指出,台灣的半導體產業不宜仰賴中國,應在美國增加半導體產業投資。

台灣撿了槍,也要懂得躲子彈

「中國處在一躍而起的當下,沒有鬆一口氣的空間,這是最關鍵的時刻,也是最危險的時刻,攸關習近平的歷史定位,……只許成功,不許失敗。……處理眼中的台灣問題,習是『有進無退』,因攸關民族大義,故無讓步的空間。」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首席顧問趙春山在他今年出版的新書《兩岸逆境》如此寫道。

中美相爭,台灣撿了槍,也要懂得躲子彈。

涉外人士:增援新南向國家ODA

北京斷我兩邦交國後,媒體報導外交部會將原給予索羅門、吉里巴斯的援外經費轉移增援其他邦交國,以鞏固邦誼。但據外交部「國際合作發展事務」報告書,去年我國政府開發援助(ODA)經費大減1959萬美元(約6億元新台幣),應與我國去年減少3個邦交國有關。不過,外交部也已增加明年度「國際合作及關懷」項目預算21億元,主要用於友邦。

對此,我熟悉國際援助的涉外人士建議,加碼鞏固邦誼無可厚非,但如果中方打壓態勢不變,更應落實蔡政府提出的新南向政策,反而要加碼增加給予新南向國家的ODA,包括從軟硬體建設或社會關懷計畫等國際合作發展計畫著手。這位人士強調,國際情勢瞬息萬變,我國外交部「援外政策白皮書」從2012年至今並未修改,應從上位政策開始調整。(張家豪)

馬兩岸政策成韓攻蔡最強子彈?

蔡政府5天內斷兩邦交國,國民黨總統候選人韓國瑜陣營的國政顧問團連續兩天召開記者會,兩次記者會及韓國瑜近日發言多次拿前總統馬英九政府時期對比。由於總統蔡英文指出,中國試圖用打壓行動告訴台灣人不能買戰機、不能撐香港,國政顧問團團員左正東教授則指出,馬英九也挺2014年香港佔中運動、美國在馬時期也兩度軍售台灣,但中共並未斷我邦交國。

不僅如此,韓國瑜及國政顧問團團長張善政也多次提到,前總統馬英九一樣不接受一國兩制,卻沒斷交。

韓國瑜雖趁這次斷交潮拋出「兩岸對話、恢復互信,呼籲朝野共商國是」等兩岸主張,但核心的九二共識如何重新包裝論述,據悉韓營仍與國民黨中央共商。韓營的兩岸論述也必然面臨新挑戰:如何確保「和中」也同樣能換來馬政府時代的「先經後政」?(張家豪)

➤更多內容請看新新聞

喜歡這篇文章嗎?

張家豪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