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用一句新聞標題去認識一個人

2016-09-16 11:30

? 人氣

標題殺人,這句話我們都聽過,但往往還是會中招。有時候編輯為了引起更多人討論,產生更多的點擊,喜歡在標題製造懸念或者一句吸睛卻不見得符合陳述事實的句子。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在新聞台、網路媒體太多的情況下,缺乏新聞素材的媒體,常在網路找新聞。於是我們很容易看到某些人在臉書雞毛蒜皮的小事又或者某些未經求證的網路論壇內容,藉由社群網路、媒體的擴散,在還沒有搞清楚狀況的時候就一窩蜂的被分享轉貼,證明自己跟得上話題。

為了點閱率,媒體傾向造神、毀神,替你不熟悉的議題貼標籤,不管是政壇的柯文哲,明星藝人裡的林依晨、炎亞綸。就像被稱為零負評女神林依晨,剛出道也媒體報導黑過,被嫌胖、賣弄韓文;還有前陣子炎亞綸從被酸地質系到現在被封為先知。對許多被評價的當事人來說,封號都是別人給的,他們的本質並不會因為外界所貼的標籤改變。

只是,一樣的故事用不同的切入點就會帶出不同的風向,我們早該學著多聽多看,不要一窩蜂的接受媒體提供內容。

前陣子接受關於年金改革的採訪,我主要表達的明明是「希望政府能盡快推出公平的改革辦法,但長遠政策本來就無法立刻看到效果,現在就是溝通協商問題的磨合期,「也只能慢慢磨」,冒牌生也說自己並沒有想到任何有效的解決辦法,因此現在只能選擇信任政府。」

記者把上述文字也有寫在文章裡,也放在後半部,然而在採訪一開始,討論18%公不公平時,我想表達的是,由於自己沒有領18%,也不覺得砍掉軍公教的18%就代表年輕人的收入就會有所提升,因此對於公不公平沒有什麼特別的想法。

然而,過了幾天,在雅虎奇摩首頁,這篇新聞的標題變成了「冒牌生看18%:不會覺得不公平」。呃……這個標題,連我自己看了都會生氣,網路上也開始冒出許多評論和批評。

(圖/截取自Yahoo首頁)
(圖/截取自Yahoo首頁)

有些讀者和朋友替我抱屈,可是我自己很清楚,很多人中了標題殺人法,不見得有看完內文,而且就算看完也只看自己想看的,可以拿出來反對的。

我不是新台幣,不可能人人都愛,而且人生在世,就連新台幣也會有人厭惡為何不是美金、人民幣了呢,我沒想過讓全世界的人都喜歡自己。而我所做的,就是表達自己的觀點,做喜歡的事情,做得開心,做得正就好;至於別人怎麼說,就隨便別人怎麼說吧。

網路筆戰之所以永遠沒有停歇的時候是因為不斷的被挑起。

我們常在電視上看名嘴們說得口沫橫飛,但那些內容很多是為了演而演,為了通告費不得不極致誇張。

以前在社群網路還沒流行的時候,只能打開新聞台看看畫面,頂多Call in花個30秒打電話發洩情緒;但在臉書為首的社群網路普及後,漸漸演變成call in 以後還要在網路上筆戰,而且常常一發不可收拾,一寫就是好幾個小時。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