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手上的iPhone 來自印尼秘密小島!為何大廠紛紛移出中國?

2019-08-02 18:20

? 人氣

在高度連網的時代,企業有可能在台灣,就做到全世界的服務生意。如果你還想大規模成長,布局全球仍是必經途徑,但不是到處蓋工廠就算布局。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選擇三:布局全球

《經濟學人》直指,在保護主義時代,傳統方式是通過分散供應商、建立更多製造工廠、保持更大的庫存等來增加彈性。但這不適用於今日,「現在的任務是重新設計供應鏈,使它們能夠更快的對地緣政治做出反應。」

每個抉擇,都要付出成本,但台灣不可能原地不動。在貿易退潮的時代,台灣對出口貿易依賴極深,但廣度又不足,很容易面臨邊緣化危機。

那麼,3條路,到底該怎麼選擇?你得再想清楚,未來10年,自己要成就什麼樣的企業,要成為怎樣的角色。

麥肯錫今年1月的報告《轉型中的全球化:貿易和價值鏈的未來》便指出,為了抓住全球機會,企業得更想透自身策略。在這份144頁的報告中,麥肯錫將企業未來的全球發展策略分成「全球產品」、「創新研究」、「客製化者」、「溝通者」、「全球在地化服務」、「平台」、「資源尋求者」7種。企業的不同抉擇,就會決定你的全球布點策略。

過去,台灣傳統電子製造業偏向以「全球產品」做為發展策略──在便宜的地方設廠,並在多個市場銷售標準化零組件。然而因應慢球化時代,未來這些廠商可能將走向「客製化」,或轉型為「平台」以獲取更高利潤率,而台商若有機會發展成為平台企業,根據麥肯錫的分析,其實也不需要全球大設點,因為總部的相對位置會變得更重要。

過去20年,台灣一直都習慣代工命運,等著品牌業者給你答案。現在,在最混沌的時刻,唯有你自己,才能給自己指出最好的路。

作者/黃靖萱、侯良儒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商業周刊》

加入《下班經濟學》粉絲團,給你更多財經資訊 

訂閱《下班經濟學》YouTube頻道,精彩節目不錯過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