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論臺海戰爭之前哨戰

2019-07-06 05:30

? 人氣

1958年第二次台灣海峽危機時,在台海巡航的美國海軍軍艦。(圖/維基百科)

1958年第二次台灣海峽危機時,在台海巡航的美國海軍軍艦。(圖/維基百科)

中華民民國在臺灣歷經3次臺海危機,部分學者認為陳水扁執政前的選舉,中共的文攻武嚇是第4次臺海危機,針對兩岸的戰爭,各家學者多有論述,近期拜讀:「李忠謙專欄:解放軍未發展兩棲武力、也無力登陸攻擊臺灣?CNN分析中國武力犯台,沒能說清楚的那些」,解放軍到底要怎麼犯臺?如何登陸?如何封鎖?臺灣有相當多的文獻與研究,但是卻很少有人提到中共如何利用三戰「心理戰、輿論戰、法律戰」結合解放軍軍事武力之底氣,完成以政治鬥爭為主之臺海戰爭,解放軍如何打一場國際勢力無法介入、解放軍損傷最小、臺灣軍力延伸不到、也不敢打,符合國際法之戰爭?最終不戰而屈人之兵。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中共為何無法對臺動武?

筆者認為范世平「中共2020年不可能對台動武的12個理由」之文章已充分闡述共軍無法輕易犯臺之理由,理由大致如下:中共對臺動武需要正當性、解放軍犯台尚未有足夠必勝之把握、中共內部政治、經濟問題、中共周邊國家伺機而動、美日聯盟、臺灣民心、臺灣總體防衛戰力。針對上述這些問題,共軍如何打一場國際勢力無法介入、共軍必勝之把握、臺灣不對稱戰力無法發揮,我想這答案也呼之欲出,共軍也已針對這塊領域下了極大的工夫,筆者認為當前政府必須嚴厲正視的問題。

克里米亞戰爭之歷史

1994年美、英、俄及烏克蘭在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簽署布達佩斯安全保障備忘錄,主要目的在確立烏克蘭主權獨立、避免使用武力等方式威脅烏克蘭,2014年3月18日俄羅斯併吞國際承認屬於烏克蘭領土的克里米亞。自2014年3月18日併吞之後,俄羅斯事實,建立了克里米亞聯邦管區,原克里米亞辦理公投設立克里米亞共和國和塞瓦斯托波爾,克里米亞共和國與塞瓦斯托波爾隨後宣布加入俄羅斯聯邦。西方各國領導人認為俄羅斯非法併吞烏克蘭領土,違布達佩斯安全保障備忘錄,然俄稱根據聯合國憲章和國際法民族自決原則:「人民可以自由決定他們的政治地位」,直到迄今西方國家除了制裁,也無具體之軍事行動。

俄羅斯華沙,示威者舉著「俄螺絲攻擊烏克蘭」的標語,抗議俄國對烏克蘭發動攻擊。(美聯社)
俄羅斯華沙,示威者舉著「俄羅斯攻擊烏克蘭」的標語,抗議俄國對烏克蘭發動攻擊。(美聯社)

克里米亞戰爭之探究

克里米亞戰爭爆發之後,中共對於克里米亞戰爭有詳細的深入研究,就地理而言克里米亞雖然較接近烏克蘭,然而烏克蘭與俄羅斯相鄰,烏克蘭在武力相形弱勢下不敢貿然開戰,在軍力而言俄羅斯世界排名第2,烏克蘭第21,烏克蘭軍力較弱,就民心士氣而言,克里米亞俄羅斯人佔58%、烏克蘭人24%、韃靼人12%,民心較傾向俄羅斯,俄羅斯公然違反與西方協議,利用克里米亞內部矛盾、動亂,出兵克里米亞,辦理公投,實際脫離烏克蘭統治併入俄羅斯聯邦(烏克蘭迄今尚未承認),西方國家亦不敢公然軍事對抗俄羅斯。

克里米亞戰爭對臺海戰役之啟發

克里米亞戰爭對中共之啟發就是中共軍力必須強大、有把握必勝、拒止區域外之外國勢力介入、短期內結束之戰爭,另外,為了避免暴露自己的短處,須在短期內結束之戰爭,最終結果也可以達到符合聯合國憲章和國際法民族自決原則,綜合上述結論,未來很有可能的台海前哨戰將是金門、馬祖之區域內戰爭。

就地理、軍事而言,金門、馬祖距離大陸過近,臺灣軍力及補給線無法馳援,僅能依靠當地現有國軍(約1萬兵力不到),就國際法而言,臺灣國際政治地位較低,金、馬地區沒有屬於自己的領空與領海且暴露在中共的防空識別區,就民生而言,金馬地區用水用電依賴中國大陸,就民心而言金、馬地區在中共的長期經營下,當地民眾認同中國的意識高漲(中共持續強化掌控金馬地區),這也是當前政府主打臺灣人認同的衍生的負面效果。

綜合上述結果,一但兩岸政治上發生摩擦,中共不一定會採取全面侵略臺灣之手段,極有可能透過克里米亞戰爭模式,以非傳統武力之軍事力量佔領金馬地區,並且辦理公投(法律戰),公投完挹注大量資金建設與民生補助金(百萬)發給當地民眾個人(心理戰)。金馬地區遭中共佔領,對臺灣島內勢必產生輿論壓力,臺灣經濟資金潰散、募兵雪上加霜、政治統獨立場均無法保有現狀、人民出國避難大增(輿論戰),當臺灣政、經、軍、心均失,臺海戰役已形同不戰而屈。

筆者呼籲當前政府必須正視離島問題,提早擬定相關對策,如何重拾外島民心與強化外島控制,一昧的裁軍,裁軍的結果導致島上人民收入銳減,人民收入漸依靠陸區觀光客,且中共刻意經營金、馬地區狀況下,當地民心大幅導向中國大陸地區,政府必須加以正視,防範未然。

*作者為網路媒體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

王子博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