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朝平觀點:百萬港人擋下逃犯條例,證明一國兩制成功

2019-06-22 07:00

? 人氣

隨著兩岸情勢的變化,台灣是否也越來越失去信心了呢?(資料照,盧逸峰攝)

隨著兩岸情勢的變化,台灣是否也越來越失去信心了呢?(資料照,盧逸峰攝)

港府修訂「逃犯條例」,引發軒然大波,國際媒體、台灣藍綠政客咸認這意味著「一國兩制」的失敗。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香港回歸後,從2003年基本法23條的爭議、七一遊行,到2011年佔領中環,2014年的黃雨傘運動,再到因修訂逃犯條例所引爆的反送中大遊行,這一連串攸關港式一國兩制的爭議,其來有自。僅僅是看到了反送中遊行的規模,便鐵口直斷一國兩制失敗,或是一口咬定台獨有理,那就過度簡化了香港的問題,也讓當前兩岸的問題失焦了。

著名的政治學者、曾任香港中文大學院長的金耀基博士很早便說過:「香港是一個行政體(Administrative Entity),從來就不是一個政治體(Political Entity)」。在英國殖民統治下,香港人從來沒有享受過一天完整的「公民的權利」,英國政府也從沒有賦予香港人民主的權利和體制。英國政府在香港培養了許多依法行政的高級公務員,卻沒有培養長袖善舞的政治工作者。這恰恰是香港回歸以來一切政治爭議的關鍵問題。

特首林鄭月娥正是這樣一個依法行政的高級公務員。

2019年6月18日,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再度舉行記者會道歉(AP)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 資料照,AP)

她不夠狡猾,一心堅持「一國兩制」的原則,因而一本正經地把92年英國御制的逃犯條例拿出來修訂,以便堵塞某些犯罪「漏洞」。林鄭若是夠狡猾,她大可將台灣司法互助的請求,輕輕地轉往北京,一推了事。畢竟,北京台北之間早就簽訂了「兩岸合作打擊犯罪及司法互助協議」;該不該引渡殺了女友和腹中嬰兒的香港渣男,如何引渡,那是北京的事兒,作為北京轄屬的特區首長,她實在無須傷這腦筋。

或者,林鄭也可以參考英國與台灣就印裔英籍人士林克穎引渡一案,採用「一次性」移交的程序,將兇嫌陳同佳移交台灣。至於台灣是否為主權國家,是否適用於逃犯條例一次性移交的做法,她大可先行公開徵求香港法界意見,甚至透過媒體,公開探詢大陸相關機關的司法意見。

再不然,林鄭若是像民主國家的政客一般,懂得如何操縱媒體和民代,她大可透過潘曉穎的家屬和人權團體,訴求媒體,造成輿論壓力後,將引渡嫌犯陳男到台灣的問題,丟給民陣的成員,如此這般,豈不是諸事大吉 ?

正因為林鄭滿腦子的依法行政,一國兩制,才會想要循修法之路,解決引渡罪犯的問題。香港的逃犯條例只與20國簽訂,台灣不在其列,港台間的引渡,無法可循,做為一個長期浸淫在法治主義的高級公務員,除了修法,別無他途。

而既然是一國兩制,又是五十年不變,當然是由香港立法會來修法囉,難不成直接比照中國的引渡法 ?那豈不是自我了結,提前結束了一國兩制嗎 ?

林鄭月娥不像台灣的政客那般狡猾,她怎麼也沒料到,當逃犯條例進入修訂程序後,台灣方面竟然當眾打臉林鄭,表示,即使逃犯條例修訂後,台灣也不會接受依照逃犯條例移交的殺人兇嫌。因為,修訂後的逃犯條例,台灣、澳門都將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套句台灣的俚語,林鄭月娥推動逃返條例的修訂,可真是「好心被雷親」,慘的是,修法竟然還引爆了回歸以來最大的政治風暴;要命的是,這一波政治風暴還被台獨份子以及外國勢力,拿來說事,用來證明一國兩制的不適當。

林鄭月娥的痛點是從法律面謹守一國兩制,殊不知這是一國兩制的政治面問題。如今,修法無限期延緩,不知後事如何,就連台灣藍綠政黨也在那兒「別人吃麵你喊燒」呼籲港府撤案。恕我愚鈍,有一些懸念。

懸念之一,無法可依的情況下,台灣如何將香港渣男陳同佳引渡到台灣,還是撒手不管 ?這是不是暴露了台灣「政治優先,人權放一邊」的潛意識 ?

懸念之二,台灣撒手不管。香港無法可管,如何還潘曉穎一個公道 ?可否請港台人權團體回覆 ?

懸念之三,若有香港渣男渣女跑到台灣從事犯罪,犯下了國際公認的37種刑事犯罪(如謀殺、教唆他人自殺、惡意傷人、性犯罪、綁架等)後,溜回香港,該如何將香港嫌犯引渡來台 ?

懸念之四,沿著懸念三的案例,台灣向香港提出司法協助請求,若是香港法院參考英國蘇格蘭高等法院拒絕引渡在台酒駕殺人的林克穎一案,以台灣司法制度與監獄待遇無法保障香港嫌犯權益拒絕之,試問,台灣方面如何處置 ?

懸念之五,香港有關單位不痛不癢的回函,請台灣方面逕依兩岸有關協議,與北京方面交涉,台灣陸委會是否應依兩岸司法互助協議,與國台辦交涉 ?國台

辦若是因蔡政府不承認九二共識,已讀不回,又該如何 ?

懸念之六,無論國人或是外籍人士,在台涉及商業間諜、內線交易、跑到香港繼續「安居樂業」,台灣又該如何處理 ?

懸念之七,彷彿發哥當年主演的好些香港警匪影片,香港黑社會首腦(如跛豪),犯了事就偷渡到台灣韜光養晦,逃犯條例修法不成,會不會讓許多人靈光乍現,於是,香港和台灣成為彼此黑社會和罪犯的天堂 ?

懸念挺多的,不及備載,且先停住。

北京想絕對控制香港,卻有必須放香港自由的苦衷。(郭晉瑋攝)
北京想絕對控制香港,卻有必須放香港自由的苦衷。(資料照,郭晉瑋攝)

許多香港人的思維也很矛盾。

他們說,有了銅鑼灣書店的先例,修訂後逃犯條例會讓北京方面肆無忌憚地在香港將反中反共的人士引渡到中國,不經公開公正的司法審判予以監禁。這當然是許多人反送中的理由。問題是,銅鑼灣書店事件發生於逃犯條例沒有修訂之前,換言之,即使逃犯條例沒有修訂,北京方面真要蠻橫粗暴地到香港逮捕任何人,現在就可以,跟逃犯條例修與不修,壓根兒沒關係。逃犯條例修訂後,北京方面真要引渡任何香港公民或是在港的外籍人士,好歹,移交的疑犯必須是犯下了37項國際刑事重罪的人,好歹,還得經過法院和特首「審批」,不是多了兩道保障嗎 ?說穿了,香港人是不相信北京欽點的特首,不相信和自己一樣在香港土生土長的特首,不相信特首和他們一樣地愛香港。當然,群眾也不相信法院的諸位法官大人遇事真會做出正確的決定。這樣的群眾心理,好比台灣政客動輒祭出賣台的大帽子,看在千千萬萬台灣土生土長的人們眼裡,是不是似曾相識,是不是心有戚戚焉呢 ?

許多香港人直指修訂逃犯引爆的風波,證明了一國兩制的失敗。仔細想想,若不是當年鄧小平同志金口玉言「一國兩制,50年不變」,如今的香港百萬同胞,又如何能上街遊行示威抗議 ?又如何深夜靜坐港府門前,要求特首道歉下台?遊行的空拍視頻怎能自由PO上網路 ?而參與遊行抗議的人又怎能公開接受國際媒體的訪問 ?其實,正因為有一國兩制,才會有修定逃犯條約的風波啊!沒有「一國兩制」的條條框框,北京不早就可以依照兩岸的相關協議,將陳姓渣男送往台灣嗎 ?或是,乾脆就在香港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殺人罪,將陳同佳殺人案辦得清潔溜溜 ?換言之,百萬港人上街頭、逃犯條例無限期暫緩修訂,恰恰證明了香港成功地實施了一國兩制,代表著北京迄今為止信守了一國兩制的承諾!

頭腦不清的,還有英國政府。

前兩天,英國看守內閣首相梅伊與中國國務院副總理胡春華會面時,針對「反送中」抗議事件,向胡春華強調須尊重具法律約束力的中英聯合聲明,以及其中規定香港人民享有的權利和自由。」英國外交大臣杭特也發表聲明說:「堅持『一國兩制』原則,攸關香港的未來成功。」

照英國人今天的邏輯,他們當年為什麼殖民統治香港時,為何不早早賦予香港百分百的民主法治呢 ?為什麼那時英國人不允許香港人直選「總督」呢 ?不允許香港人投票選舉議員呢 ?或者,二次大戰後,乾脆就允許香港獨立建國 ?回歸前的香港人又何以從來沒有跟宗主國爭取過更多的權利呢 ?或者,那時候的英國總督根本沒有賦予香港人結社的權利 ?為什麼香港回歸後,英國還要堅持香港的引渡條約僅限於20個大英國協的國家和英國認可的文明國家 ?終歸一句話,為什麼當年英國本土和殖民地要實施不同的政治體制 ?為什麼英國當年要實施一國兩制 ?英國早就實施一國一制,今天甚麼問題都煙消雲散了!

說的透徹些,香港的民運人士和青年學生,最該怨的,一是殺手兇手陳同佳,甚麼地方不好下手殺人,偏偏跑到台灣去殺女友。最該怨的,二是已故英國首相柴契爾,早知道一國兩制,移交前為何不多下放一些權利給香港人 ?回歸前既然可以成立廉政公署,整飭政風,為何就不能賦予香港人更多的自由民主 ?

不說英國人和香港人的恩恩怨怨了。老實說,逃犯條例風波,最沒有資格說三道四的就是台灣。遠的不說,打從柴契爾跑到人民大會堂和鄧小平簽下中英香港協定算起,到97香港回歸,再到今天,台灣人從來沒有真正關心過香港,台灣的執政當局,也從來沒有真正把香港的政治經濟社會當作一回事,更沒有認真的研究過港台間的種種問題。

傳播界資深的新聞工作者應當都還記得,中英香港協定簽訂時,台灣的媒體受命不得刊載全文,評論文章論點,也有統一規範。97回歸大典,台灣媒體的主軸放在痛批一國兩制,對於當時香港的繁榮與進步,則假裝看不見。香港回歸後,台灣媒體對香港的報導,一向是報憂不報喜,彷彿是戒嚴時期對大陸新聞的處理方式,想盡辦法要證明共產黨以及一國兩制的挫敗。

說真格兒的,台灣人是看不起香港人的。台灣早年,港澳僑生來台念大學的甚多,母校政大新聞系、外交系等,各屆學生裡,香港僑生極多,但又有幾多香港僑生留在台灣發展呢 ?雖說香港僑生的國語略遜一籌,但他們的英語能力、經濟觀、商業經,平均勝過台生,卻因台灣社會歧視港仔,逼得他們不得不返回香港發展,卻也斷了港台之間的互信與互相了解。平心而論,今日台灣對香港的了解,大多還停留在港星、港片、飲茶、美食、轉機、免稅精品等浮面的層次,面對回歸後的香港諸般問題,台灣要不是抱著幸災樂禍的心理,便是以為撿到了槍,胡亂地將一國兩制暴打一番,哪裡是真正關心港人的未來與幸福呢 ?

香港的反送中抗爭成功擋下《逃犯條例》修正。(美聯社)
香港的反送中抗爭成功擋下《逃犯條例》修正。(資料照,美聯社)

台灣人對香港的幸災樂禍,同樣也表現在路透社的報導。

路透社報導說,逃犯條例修訂後,港人對中國的一國兩制失去信心,申請移民台灣的人數大增。報導還說,今年前四月,有400港澳人申請移民台灣,同期比大增40%。這則報導,可想而知,受到台灣媒體的熱烈歡迎。問題是,就算2019年每月都有100 港人申請移民台灣,全年人數達到1200人,也不過是香港全體人口數748萬的0.016%,對香港大局,對一國兩制的影響,猶如蜉蟻撼樹,無關痛癢。相對於港珠澳大橋給香港帶來的經濟利益,港人移民台灣一事,無足輕重。

如果說,港人移居台灣者略有增加,便是對一國兩制失去信心,那麼,同樣的邏輯,敘利亞以及中東數百萬難民奔向歐洲,豈不是意味著中東人民對西方民主自由的徹底失望 ?怎不見國際媒體用這角度去報導呢 ?假如,台灣媒體拿這議題去詢問台灣民眾,我敢打賭,有不少的民眾會將這議題聯想到港人移居台灣或有助於台灣房地產復甦。理性冷靜的港台人士,稍加思考便可知道,港人移居來台,無論取得身分、健康保險、求學謀職,都不是輕鬆可以應對的。以台灣如此封閉鎖國的心態,港人移居台灣,當是極大考驗,搞不好,民進黨主政下的各級機關,還會帶著有色眼光盯著移居台灣的港人咧。他們擔心,中共藉機派員滲透台灣,暗中宣傳一國兩制呢!

有媒體評論說逃犯條例的修訂,使得台灣拒絕一國兩制更甚於以往。此一評論,似是而非。更準確地說,修訂逃犯條例所引起的百萬人大遊行,給予了台灣當局反對一國兩制的一個新藉口。

台灣反對一國兩制不是始於今日。早在鄧小平在上世紀八零年代提出一國兩制十,早在國民黨一黨獨大、民進黨還未組黨時,台灣就是反對一國兩制、拒絕接受一國兩制的。面對中國提出的一國兩制,面對香港、澳門的陸續回歸,台灣從來就只是一味地說NO!卻從未提出一個對策或對應方案(Counter Proposal)。等到民進黨掌權後,沿襲了國民黨一味說不的策略,仍然對一國兩制大聲說NO,也沒有提出任何可行的對應方案。無怪乎有名嘴質疑台灣藍綠政客,不要一國兩制,難道要一國一制 ?

台灣媒體和藍綠政客異口同聲說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施,證明一國兩制是失敗的。坦白說,這話,我不敢苟同。香港回歸以來,無論是商業投資的自由度還是媒體的自由度,一直都是領先號稱政黨輪替、自由民主的台灣。香港回歸迄今,國際重要的媒體和媒體組織大多駐紮在香港,若無言論自由的環境,國際媒體不早就向外遷移了 ?此外,這些年來,香港一直都是全球IPO最重要的市場,全球500大企業,幾乎沒有不在香港設立亞太總部或分公司的。單單這點,回歸22年的香港就遠遠超過台灣了!一國兩制下的香港,在國際財經、招商引資方面的表現似乎完勝台灣,台灣又有甚麼理由說嘴呢 ?再舉一個例子。

香港回歸後,根據世界知名的大學排行榜機構所做的調查,彈丸之地的香港,其最重要的五所大學,包括香港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城市大學,香港理工大學,校譽蒸蒸日上,世界排名後來居上,且都在台灣大學、清華大學、交通大學幾所頂尖大學之前。剛剛公布的2020英國QS世界大學排行榜,港大排名25,科技大學32,中文大學46,城市大學52,香港理工91,台灣唯一進入百大的台大則排名69。倆倆對照,一國兩制下的香港,國際化程度高,尊重大學自主,學術自由;號稱民主進步的台灣,民進黨還在拼命地把黑手髒手伸進大學校園裡,還在絞盡腦汁欲置台大管中閔校長於死地!台灣,哪有臉面去批評一國兩制不好 ?

不說精英份子的事兒。很多台灣人或許根本不知道,就在2018年,香港的人均壽命,無論男女,都已經超越日本,躍居世界第一。長壽,應該也是國民幸福指標很重要的一環吧!儘管,香港貧富差距甚大,儘管香港人均居住面積甚小,但是,居民長壽,若非醫療發達、身心愉快不為也!這不也體現了一國兩制的優越性嗎 ?

藍綠異口同聲對一國兩制說NO,反映了幾個事實。

一,藍綠兩黨對北京的「統戰」同樣束手無策;

二,隨著兩岸情勢變化,台灣越來越沒有自信;以往,還有沈君山的一國兩治,一國良制,還有趙耀東的沿海劃省共治,如今,大國崛起,台灣,只剩得口中說不的能耐 ?

三,香港、澳門回歸中國,自有其歷史因素,兩岸統合不能與之相較。港澳的一國兩制,本來就和中華民國或是台灣無關。如今台灣自貶身價,成天高喊「今日香港,明日台灣」,彷彿自我認定即將淪為港台式的一國兩制,真不知中華民國的主權意識淪落何方 ?至於將香港「反送中」和2020總統大選掛鉤,硬扯某人當選總統最能維護台灣主權,更是狗屁不通的邏輯。蓋,有主權的是中華民國,不是台灣,世界上既無一國名為台灣,台灣也就無主權可言,何來維護台灣主權 ?簡單說,對一個本就不存在的東西,如何去維護 ?

四,古今中外,一國兩制甚至一國多制的,比比皆是。清朝的改土歸流,台灣建府,不就是一國多制嗎 ?1950年代動員戡亂時期,金馬戰地的行政司法建置與台灣本土不一,也可說是一國兩制。美國印地安保留區裡的特許賭場,算不算一國兩制呢 ?波多黎各之於美國本土,是不是也是一國兩制呢 ?回頭看看民進黨主政下的台灣。年改,把台灣的軍警公教改成了一國兩制;吳音寧的任命案,把台灣的薪酬制度搞成了一國兩制;落選的蘇貞昌、陳其邁、林佳龍搖身成了勝選者的頂頭上司,落選的李進勇居然可以掌理中選會,管控選舉遊戲規則,把台灣的民主政治鬧成了時間差的一國兩制,就連登革熱防治,蘇貞昌都可以將它搞成兩制鬧劇,台灣,特別是民進黨,又有甚麼理由反對一國兩制 ?

五,邏輯上而言,一國兩制或是兩制台灣方案,就是一個和平協商的架構,是兩岸四地過渡到統合時期的建議楔子。港澳的兩制,是英國和葡萄牙代為擬定並與中國協商而得,兩岸的過渡方案,當然就是由中華民國全體國民授權特定一組人士去草擬、去和北京協商。不圖此舉,難道要硬幹 ?還是要全盤接受北京的一國一制 ?

六,兩岸未來,非統即分,不可能有其他選項。統有武統、和統。武統,無須兩岸坐而商議,全賴武力較勁,而類似一國兩制的建議方案,便是和統的一環。拒絕一國兩制,拒絕和平協議,又提不出對應方案,難道要坐等武統 ?

七,當談判的一方遲遲不提出方案時,便意味著不願談判。當台灣一味的反對一國兩制,提不出對應解決方案,又口口聲聲宣稱自個兒不是台獨,再傻的對手也知道,台灣志在分不在統,分即是獨。

八,好像情人分手,分,也有武分(大打出手後分手)、和分(好聚好散)。武分,台灣猶如螳臂擋車,毫無勝算,美日最多也只是嘴砲支援,口惠而實不至。和分,就要以拖待變,以拖待分,且要能在不影響台灣安定繁榮的情況下,和平的拖過無限期的兩岸分離。

九,武統、武分,其實並無差別。武統最是容易,但武統後的人心撫平,卻是最艱難。和平統一與和平分離,都極為艱難,特別需要智慧。無論和統和分,以台灣政客近年言行表現,應無高等智慧來處理。

十,真正要捍衛中華民國主權的人,決不應該斷然拒絕一國兩制,而應將一國兩制視為和統與和分的「過渡性建議方案」,針對台灣的現狀,認真地思考,當中華民國這套制度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那套制度,要合而為一國的制度時,如何能將兩岸現有的兩制,截長補短、擇優祛劣,與時俱進。戰爭,沒有贏家,和平,沒有輸家。兩岸的和平統一,繁榮安康,自由民主,對於世界和平,至關重要。

回頭看看香港實施一國兩制對兩岸未來的啟示。

香港的反送中抗爭成功擋下《逃犯條例》修正。(美聯社)
看看香港的反送中事件,再回頭看看台灣與中國間的一國兩制。(資料照,美聯社)

換位思考,香港回歸之初,北京面對一個分離155年的香港九龍,面對一個看似孰悉、又全然陌生的國際金融中心,面對600多萬廣東話和英文遠較普通話流利的香港居民,面對600多萬幾乎沒有讀過中國歷史、沒有念過馬列主義、搞不清楚中國法律規範的的香港人,面對600多萬平均國民所得超過中國內地12億同胞、平均教育水平超越中國大陸12億人民的香港人;請問,除了一國兩制,哪裡還有更好的方案 ?同理,依照中華民國憲法以及中國大陸一貫和平統一的主張,當分離了一甲子以上的兩岸邁向統一時,除了採取一國兩制,徐圖統合外,難不成急就章的採行一國一制嗎 ?

一國兩制,用之於香港,最大的問題在於等鄧小平提出了一個框架性,後繼者卻沒有拾遺補闕,豐富一國兩制的可操作性內容。

最最關鍵的問題還在於鄧小平拍板一國兩制時,全世界都還處於類比時代,等到香港回歸時,全世界剛剛進入20倍速的網路時代,再等到香港回歸後十年的光景,全世界已進入了3G時代!沒有一個政治家,也沒有一個政黨能夠預測這樣翻天覆地的科技發展,竟然帶動了中國大陸後進開發的優勢,翻轉了大陸與香港,大陸與台灣的經濟發展。

改革開放的前二十年,台灣人與香港人帶著滿滿的驕傲感,走進中國大陸,用輕蔑的態度,大量雇用中國大陸廉價的非技術勞工,開拓港台企業的第二春。在那同時,還有許多港台男士,口袋裡揣著大把的鈔票,走進大陸遍地的K房桑拿,一擲千金,享受酒池肉林的快感。99年前後,中國大陸流行一則很長的順口溜,將大陸各省風土人情的特色都帶進順口溜裡,順口溜的最後兩段是這麼說的:香港人說他會包二奶,台灣人就笑了,台灣人說他要獨立,全中國的人都笑了!等到08年北京奧運後,等到中國大陸經濟崛起後,順口溜裡這樣的段子,怎能不叫大陸的民眾憤恨不已呢 ?

香港回歸前後十幾年間,大陸青年男女蜂擁偷渡到香港,打工下海,香港星級酒店、國際精品商場裡,大陸打工仔、打工妹彎腰屈膝在一旁伺候,同是華人面孔的消費者則是頤指氣使地東挑西揀。回歸後不久,亞洲金融風暴來襲,北京祭出多項措施,力挺香港,陸續開放大陸遊客赴港自由行,不多久,新崛起的大陸大小富豪、暴發戶,擠進了赤鱲角機場、皇崗羅湖、擠爆了港九的精品百貨、免稅商店、餐館酒肆。昔日表哥北姑,如今貴為座上賓,身分的倒轉,人民幣與港幣匯率的倒轉,在在使得許多香港人產生了失落感,產生的相對剝奪感。另一方面,經濟暴發、文明落後戶的中國人,卻在大國崛起的過程中,集體產生了莫名的驕傲與粗魯,港台庶民因接觸所產生的衝突,越演越烈,心理的距離,越來越遠。立意良善的一國兩制走了味,港人對北京的不信任,自然就投射到北京欽點的特首以及特首領導的港府身上了!而從反對基本法23條到百萬人上街反送中,也就有如火就燥了!

走筆至此,兩岸何妨思索,以香港回歸22年為鑑,如果,兩岸勢將走向統合之路,我們究竟該預做哪些準呢 ?如何能彌平兩岸間因發展翻轉所造成的心理隔閡呢 ?如何能求同存異,透過實踐檢驗最適合兩岸四地中國人的制度呢?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

陳朝平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