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紀宇專欄:強人作風、民粹訴求、民族主義、宗教狂熱……印度總理莫迪又贏了

2019-05-28 06:10

? 人氣

2019年印度國會大選,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領導人民黨大勝(AP)

2019年印度國會大選,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領導人民黨大勝(AP)

失業率來到數十年的高峰、經濟成長速度趨緩、貨幣改革一敗塗地、穀賤傷農引發鄉村自殺潮、改革步調躑躅不前……但是這位現任總理不但贏得一場全世界規模最大的選舉,為自己爭取到第二個5年任期,而且贏得非常漂亮,徹底擊潰最大反對黨與宰制政壇數十年的家族。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9億選民,6億人投票,39天7階段

印度每5年一次的國會下議院「人民院」(Lok Sabha)選舉是舉世罕見的民主奇觀,以今年而言,選民將近9億人(全球成年人的1/8),投票期程長達39天(分7個階段),67.11%的投票率代表約有6億人(接近印度人口半數)做出選擇。這場選舉雖然工程浩大,但分析家認為可以歸結到一個問題:你是否支持現任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繼續執政?

2019年印度國會選舉,總理莫迪率領人民黨大勝(AP)
2019年印度國會選舉,總理莫迪率領人民黨大勝(AP)

結果,莫迪領軍的人民黨(BJP)獲得壓倒勝,在543席之中拿下303席,較上屆增加21席,單獨執政綽綽有餘。至於曾經長期一黨獨大、2014年潰不成軍的國大黨(INC),今年仍然欲振乏力,52席只有人民黨的1/6,領導人拉胡爾.甘地(Rahul Gandhi)出身顯赫的尼赫魯─甘地家族(Nehru–Gandhi family),父親、祖母、外曾祖父都當過總理,這回卻連自己的選區都輸掉,靠第二選區(印度國會議員可登記兩個選區)勉強保住國會議席。

長期從事國際新聞工作的人都知道,強人作風、民粹訴求、民族主義、宗教狂熱是最容易引發動亂甚至災難的因素,任何一個國家都不例外。然而這4項因素卻正是莫迪勝選的法寶,硬生生壓過了經濟的隱憂。莫迪連任成功也意味著,印度將從一個多宗教、多文化、多語言的世俗化國家,轉而擁抱「印度教民族主義」(Hindu natioalism,Hindutva),他的願景就是要建立一個強大、自信、印度教徒的印度。

印度總理莫迪與美國總統川普相見歡(AP)
印度總理莫迪與美國總統川普相見歡(AP)

印度教民族主義當道,其他宗教信徒淪為二等公民

問題在於,印度教徒儘管佔了印度人口80%,但印度還有許多穆斯林、錫克教徒、基督教徒、佛教徒,如今都面臨淪為「次等公民」的危機;揆諸「印度教民族主義」與人民黨從過去到現在的表現,這樣的顧慮並非杞人之憂。舉例而言,人民黨有不少人將殺害聖雄甘地(Mahatma Gandhi)的凶手視為「愛國者」,原因在於他們認定甘地「同情穆斯林」。

印度的穆斯林多達2億,只略少於世界第二大伊斯蘭教國家巴基斯坦的總人口,而且與印度教徒積怨甚深。2002年莫迪主政家鄉古吉拉特邦(Gujarat)時期,當地就曾爆發印度教徒殘殺穆斯林的暴動。莫迪主政新德里(New Dehli)這5年來,不斷傳出印度教徒以「私宰牛隻」為罪名私刑處決穆斯林的事件。在人民黨的強硬派看來,穆斯林是「外來者」「滲透者」「白蟻」。2億穆斯林在新一屆下議院只有26名代表,而且沒有一個屬於執政黨。

2019年印度國會選舉,穆斯林選民(AP)
2019年印度國會選舉,穆斯林選民(AP)

喀什米爾爆發衝突,莫迪與人民黨藉機催票

甚至可以這麼說,穆迪這回順利連任而且權位更形鞏固,穆斯林世仇鄰國巴基斯坦「助選」功勞不小。今年2月中旬,也就是印度國會大選2個月前,印巴兩國在在喀什米爾(Kashmir)爆發衝突,莫迪下令空襲巴國境內「恐怖組織」據點,儘管戰果乏善可陳,還折損一架戰鬥機,但莫迪卻藉此凸顯自身「國家安全捍衛者、恐怖攻擊抵禦者」的強人形象,而且印度選民顯然非常埋單。

投選民所好的鮮明個人形象,對於選民希望、恐懼、渴望、威脅等情結的操弄與搧動,配合熟練的社群媒體運作(包括散播假新聞)、紮實的政黨組織、充裕的選舉經費,莫迪與人民黨一路壓制拉胡爾.甘地與國大黨;後者被分析家評為「沒有像樣的政綱、沒有像樣的領袖、沒有像樣的敘事」。

然而全世界最大的民主國家一步步走向「非自由主義民主體制」(illiberal democracy)、選舉式威權主義(electoral authoritarianism)──定期舉行表面上看似自由公平的選舉,實際上民主的其他層面如新聞媒體、公民社會、少數族群權益受到日益高壓的鉗制;這樣的趨勢還是非常令人憂心,而且恐怕會對周邊國家產生影響。

印度最大反對黨「國大黨」領導人拉胡爾.甘地(Rahul Ghandi,中)(AP)
印度最大反對黨「國大黨」領導人拉胡爾.甘地(Rahul Ghandi,中)(AP)

民粹強人終將面對經濟議題、公共政策考驗

莫迪將在5月30日正式進入第二任5年任期,儘管今年這場選舉贏得漂亮,但是更嚴峻的試煉才剛要開始。莫迪2014年上位時許下的經濟願景,5年下來實現者寥寥可數。後來他又加碼要在2030年之前,將印度從世界第六大經濟體提升為第三大,挑戰與美國、中國、歐盟、日本並肩進入「5兆美元俱樂部」($5 Trillion Economy Club)。

此外,莫迪還宣稱未來要讓農民的收入翻倍、在鄉村地區興建數百萬戶住宅、以1兆4000億美元(年度預算的4倍)全力推動基礎設施興建……只不過這其中有許多都是2014年莫迪競選時,尚未兌現的政見支票。

今年印度經濟成長率已放慢到6.6%左右;失業率6.1%則是45年來的新高點,高學歷者失業情況尤其嚴重;國家亟需的結構性改革與開放,多半只聞樓梯響。美國華府智庫布魯金斯研究院(Brookings Institution)指出,從公衛、教育、住宅到能源政策,莫迪及其政府都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如果再拿不出像樣的成績單,強人作風、民粹訴求、民族主義、宗教狂熱恐怕都有時而窮。

2019年印度國會大選,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的經濟口號「印度製造」(AP)
2019年印度國會大選,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的經濟口號「印度製造」(AP)

 

喜歡這篇文章嗎?

閻紀宇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