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機器人時代,給台灣父母的建議:《未來產業》選摘 (1)

2016-06-17 05:40

? 人氣

就會有這麼一天,機器人會取代你?(圖片來源:Alamy/作者提供)

就會有這麼一天,機器人會取代你?(圖片來源:Alamy/作者提供)

如果你正要在台灣開展職業生涯,現在是個好時機。台灣是高度發展的國家,在電子、資訊科技和服務業都有深厚的專 業基礎。台灣近2500萬居民早已採取資訊時代的生活與工 作方式,也因此創造出可觀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本書聚焦於即將形塑未來20年全球經濟面貌的產業。台灣在好幾個領域都有機會善用既有優勢,成為未來產業總部,並收割從中創造的效益。

台灣的利基與展望

希望各位在閱讀本書時,會想到台灣公司和創業家應該進軍的領域,而且數目還不少。我先拋磚引玉,提出幾個想法。物聯網顯然是很好的起點。2016 年,全世界有將近 160 億個裝置透過網路相連,這是我們的智慧型手機、筆電、供應鏈中的感測器,以及其他透過網路連結的產品和裝置加起來的總和。

2015台北春季電腦展,ACER,筆電。(余志偉攝)
2015台北春季電腦展,ACER,筆電。(余志偉攝)

到了 2020 年,這個數字還會進一步成長到 400 億,不是因為每個人都會配備五、六支手機,而是因為會有愈來愈多產品成為物聯網裝置。電子產品將位居第一線。如果台灣的公司和企業家能在電子領域積極打造物聯網,則將創造出數十億美元的經濟效益和數以萬計的新工作。另一方面,如果台灣的公司和企業家在這個領域毫無創新,那麼台灣在電子業的優勢將逐漸消失。

另外一個可能的領域是數據分析。土地是農業時代的原料,鐵是工業時代的原料,數據則是資訊時代的原料。從交通運輸到電子業,在各個不同領域中,能順利成長的公司將是能掌握數據、控制數據或解讀數據意義的企業。台灣學生的數學測驗成績在全球名列前茅,當數據科學成為創造未來產業的基石時,數學能力也成為寶貴的資產,重要性超越以往。

機器人科技也值得一提。各位將在本書讀到,機器人領域即將展開了不起的創新,1970年代漫畫或電影中的機器人將在2020年代成真。包括日本和韓國在內,許多亞洲國家已經在這場競賽中拔得頭籌,成為機器人公司的基地。台灣企業如果想受惠於即將來臨的這波創新、找到自我定位,還不算太遲,可以先從整合材料科學(包括化學和塑膠)和電子科技 著手。這兩個產業通常各自發展,但材料科學和電子科技的非凡組合造就了21世紀的機器人,而台灣在這兩個領域都擁有專業技術。如能結合兩者,則將有望成為機器人產業的全球總部。

2016臺北國際電腦展 總統蔡英文 參觀攤位 與機器人互動 。(王德為攝)
2016臺北國際電腦展 總統蔡英文 參觀攤位 與機器人互動 。(王德為攝)

台灣的半導體業者和電子零件製造商也須體認到,儘管機器人產業今天規模還不算太大,明天卻將成長為龐大產業,因此應該開始將研發資源聚焦於為明天的機器人產業提供硬體。 台灣已經擁有專業技術底子,只需將原本的專業延伸應用到新興領域。

當世界變得更數位化、更相互連結時,威脅也隨之變多。 只要是能上網的電子裝置都有可能被駭,而在數位領域中,台灣正處於危險的政治空間和地理位置。台灣企業家投資於研究發展時,也必須建立強而有力的網路防禦機制,確保智慧財產不會遭竊。來自中國的網路竊盜已經造成數千億美元的經濟損失。

給企業界的建議

台灣的既有產業結構把重心放在電子業、資訊科技和服務業,未來的發展可能且應該更勝於目前和過去的發展。上述三個領域都是能持久發展的領域,未來只會更加成長茁壯。不過,要讓上述優勢持續擴大,我想對台灣提出以下三個建議: 首先,要認真看待年輕人,投資年輕人。谷歌、臉書、微軟和其他不計其數的資訊時代公司都是由20來歲的年輕人創辦,這絕非偶然。年輕人能以新眼睛看世界。我在28歲創業時,完全沒有任何經營公司的經驗。上述公司都不是靠家族財力支援,而是年輕創業家受到信賴,取得高風險早期資金,擺脫政府法規的重重束縛,創建自己的事業。我在矽谷參加企業菁英的聚會時,往往是席間年紀最大的人。然而到了亞洲, 我經常都是最年輕的與會者之一。台灣社會無論在賦與年輕人更多權力,或不以年齡決定組織位階等各方面,都勝過許多國家,但仍有繼續改進的空間。20來歲的台灣年輕人想要創業和推動公司成長,仍然不容易。

全球化、知識經濟的時代,大學應以培育具專業、多元性、多面向、能掌握國際事務動態的未來菁英為目標。(圖:行政院提供)
全球化、知識經濟的時代,大學應以培育具專業、多元性、多面向、能掌握國際事務動態的未來菁英為目標。(圖:行政院提供)

其次,思維和工作都要全球化。台灣長久以來,都是全球供應鏈的一環,因此隨著未來產業逐步發展供應鏈,這將是台灣擁有的一大優勢。台灣對於美洲及亞洲市場,有很強的整合能力,然而未來10年,我們會看到來自非洲、南美洲和印度的實質成長,台灣企業應該優先進軍這些市場。習於在開發中市場旅行和做生意的工商界人士,將掌握長期優勢。

第三,應該減少女性在文化和職場上的障礙,讓她們充分參與經濟發展。女性賦權是創新文化的最佳指標。任何國家或公司如果想強化競爭力,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在政治和經濟上提升女權,充分整合女性的力量。沒有任何國家是完美的──就我所知,美國當然也不完美──但努力提升女權的國家,將在未來產業中占據絕佳定位。

給父母的建議

我在探討撰寫這些議題時,不只採取專業人士的觀點,也是從父親的角度下筆。我的三個孩子年齡分別是13歲11歲和9歲。我希望在他們成長的世界中,他們能取得在未來競爭和成功的良好定位。在密集研究和撰寫《未來產業》的這些年,我曾採訪全球數十位最成功、最有權勢的傑出人士,而話題常常會轉到親子教養上。我們經常聽到知名企業執行長和經濟學家談論商業和經濟情勢,然而和他們討論今天的孩子需要什麼技能和特質,才能在明天的經濟環境中競爭和成功時,他們談的論點和平常很不一樣。

我想對台灣的父母提出的建議包括:請務必讓你們的孩子學習各種語言,除了學習外語,也要學習一種技術或科學語言,甚至是程式語言。假如大數據、物聯網和機器人都是未來 的高成長產業,那麼想在這些產業討生活的人就必須精通背後 的編碼語言。即使日後電腦改換新的程式語言,孩子從撰寫程 式中學到的思考方式和解決問題能力,仍會讓他們受益無窮。同理,隨著經濟日益全球化,對文化的理解力與流暢度,以及使用兩種以上語言溝通的能力,會變得愈來愈重要。 其次,雖然要求學校教育的內容更豐富扎實,但不要全然仰賴學校教育。我的父母非常重視孩子在學校和在家中的教育。我當時不懂得感激,但出身寒微的人要出人頭地,就要靠教育。

學語言不必在教室來一場英文旅行吧。(圖/Moyan Brenn@Flickr)
學語言不必在教室來一場英文旅行吧。(圖/Moyan Brenn@Flickr)

我採訪的企業領導人建議,我們要積極參與孩子的教育。 雖然仰賴其他人傳道授業,但也要自己負起教育的責任。父母 不但要在學校沒有提供孩子所需的嚴謹教育時設法做點事情, 如果你看到孩子把放學後的時間白白荒廢掉,也要想想辦法。 如果孩子的學校沒有教他們外語、電腦程式設計,或數學教材 的挑戰性不足,今天網路上有豐富的免費教學資源,為人父母者沒有藉口不讓孩子利用這些網路資源來學習。

第三,要培養孩子終身學習的態度。過去認為拿到大學或研究所文憑後,教育階段也宣告結束,這樣的觀念早就不合時宜。如果不能持續不斷地學習,辛辛苦苦拿到的 MBA 或電機碩士學位可能在畢業15年就變得幾乎毫無用處。過去10年來,工商業變化的腳步愈來愈快,未來只會變得更快。能生存下來的不是最厲害的強者或才智最高的人,而是最能適應變化的人。在變動的時代,能終身學習的人將比其他人更具有彈性應變的韌性。

希望本書能對所有讀者的學習有所貢獻。

《未來產業》天下文化出版提供。
《未來產業》天下文化出版提供。

*本文選自天下文化出版《未來產業》,作者為美國著名創新領域專家。擔任國務卿希拉蕊.柯林頓〈Hillary Clinton〉的創新顧問四年期間,榮獲國務院傑出榮譽獎。目前為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訪問學者、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國際和公共事務資深研究員,同時也是投資者、企業,以及政府官員的顧問。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