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中港澳 德國之聲

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血淚交織換來的經驗」香港商人北上投資功不可沒

香港的繁華夜景。(德國之聲)

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一個改變了十三億人命運的經濟改革政策,在1978年12月,由當時已故國家領導人鄧小平提倡推動,使中國經濟走上高速發展。四十年的改革道路,香港商人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貢獻。

40年改革開放使中國大陸經濟騰飛。 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由僅佔世界經濟1.8%到現在的15%,僅次於美國,躍居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外匯儲備為全球第一;與此同時,中國也成為世界最大貿易國、世界第一大工業國和出口加工制造國。高速發展的經濟,大大提升了人民的生活水平,近8億人民擺脫貧困,走上小康的道路 。改革開放初期,一批批港商率先北上投資設廠,帶動了中國製造業的興起與繁榮,港商在歷史改革這一頁,扮演著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

 

1978年,中國由農村改革開始,啟動國企改革;四個經濟特區的成立,是中國對外開放的重要裡程碑;開放改革政策實施不久,大批港商跨越羅湖橋(連接香港與深圳羅湖),奔赴中國,興業投資,興教助學,形成一道獨特的風景。從此「港商」成為一個伴隨中國改革開放的「推動者 」。

習近平:港澳同胞所作出的貢獻不可替代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於今年11月,在北京接見香港與澳門參加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活動的代表團時,高調肯定香港商人所作出的貢獻:「在國家改革開放進程中,港澳所處的地位是獨特的,港澳同胞所作出的貢獻是重大的,所發揮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改革開放以來,香港一直是中國最大的直接投資者,一直扮演「走出去」與「引進來」的關鍵橋梁與窗口角色。改革開放初期,中國首批外資來自香港企業,第一家中外合資企業來自香港,第一家五星級酒店也由香港商人投資。當時,比鄰香港的廣東珠江三角洲地區,作為全國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香港的企業家窺准時機,第一時間帶著資金、技術把制造業北移,從只有一河之隔的深圳開始,向東莞、廣州等地區邁進,參與締造了珠江三角洲的經濟奇蹟。

早在80年代初、改革開放初期,徐百弟便北上發展,在珠三角、廣州、甚至遠至內蒙古的港資企業擔當管理工作。不久,他開設紡織廠,並把工廠設於廣州,經營紡織製衣貿易,出口歐洲為主,一直經營至今,屬改革開放初期第一批北上發展的港商。

近年來,包括徐百弟在內的不少香港企業家都迫於成本壓力把工廠遷往鄰國。(德國之聲)

徐百弟接受德國之聲採訪,分享港商由改革開放初期至2000年期間,北上投資的重要歷程。早在上世紀70、80年代,香港工業發展以四大制造業為支柱,包括制衣、電子、玩具以及假髮,可謂執世界之牛耳。隨著香港經濟不斷發展,工資及租金成本開始上漲;另一方面,中國開始實施經濟改革,作為全國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珠江三角洲地方政府,紛紛推出優惠投資的政策,以吸引港商往中國投資。

徐百弟憶述,國家改革開放初期,珠江三角洲的平均工資為人民幣70元,相等於一個香港工人的百分之一,由於成本相差太大,再加上大陸地方政府提出許多優惠政策,儘管政策本身並不成熟及健全,許多港商也願意冒險北上投資。

家鄉情結 北上投資

徐百弟告訴德國之聲,國家改革開放初期,許多港商源於對家鄉的情意結,不忍心看見家鄉貧窮落後, 毅然把工廠遷移至中國。徐表示,這一顆熱切赤子情懷,成了當年第一批北上投資港商的主要原因。

於1982年在家鄉東莞開設手袋廠的林暉便是其中一個例子。在60年代中國大飢荒時偷渡到香港。經過十多年的努力拼勁,在香港開了一家小型的手袋廠。改革開放初期,他目暏自己的家鄉百廢待興,心裡感到非常難過,於是決心把工廠搬到東莞,希望可以帶動家鄉經濟發展。

先立足珠三角 後擴至長三角

徐百弟指出,在80年代初期,港商大部份集結在珠江三角洲,直到80年代後期,港商開始轉移長三角、即江浙一帶投資及發展。在珠江三角洲投資的港商,規模較小,產業較多元化;而在長三角,以較大規模的產業投資為主。徐解釋,早於中國解放前,江浙一帶本有許多工業家,尤其以紡織制衣業為鼎盛。這批實業家,在解放後,不少移民香港,著名的如田元灝、唐翔千家族,都是紡織業的翹楚。這批江浙商人,於80年代中後期,得到當地政府的熱烈鼓勵回鄉發展,甚至連國家領導人也親自接見。因此,踏入80年代末期,港商分別已經在珠三角及長三角駐足,共同建立起兩個繁榮的經濟圈。

林暉告訴德國之聲,港商在北上投資期間,把香港一流的管理、技術,法律及營運經驗都一併引入國內,特別在培訓人才方面,在改革開放初期,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專業人才,使中國與世界接軌,追近世界的發展巨輪。

徐百弟表示,不少港商在中國經營期間,窺準機會,敢於冒險,一方面努力適應當地的法律及營商環境;另一方面,隨著80年代末期珠江三角洲一帶開始發展城市建設,不少港商透過買土地投資,累積不少財富,亦制造了不少神話。

北上投資經營 成功與挫敗血淚交織

然而,另一方面,徐百弟指出,改革開放初期,由於法制的不完善,再加上凡事都講關系,不少港商都碰得焦頭爛額、寫下了一本本悲壯的血淚史。徐表示,數十年目睹不少行家,他們的投資、機械被地方政府侵吞,卻是投訴無門,這些情況頗為普遍。徐笑言,香港人北上投資經營,首要學懂一套生存之道,生存之道第一條,便是要懂得打理好關係。這一道關係學,徐伯弟感嘆道:「說實話,可謂用血淚交織換來的經驗 ! 」

徐百弟表示,如今招工愈發困難了。(德國之聲)

改革開放初期,儘管整個中國的環境確實貧窮落後,然而對比今天,徐百弟仍然十分懷念當年工人們的善良及樸實。徐指出,他們從偏遠的農村走到珠三角去打工,在當年制度不健全、沒有良善監督的工廠裡日夜苦拼、沒完沒了地加班加點,為的是改變自己貧窮的命運,那一股精神,仍然令他懷念及佩服。今天在他工廠裡,一個車衣女工工資已高達人民5000元,卻整天請不到工人,鬧著工人荒,令他不無感慨。

時移勢易,踏入2000年後期,隨著中國經濟急速發展,土地、物料價格急速上漲;此外,勞工保障的意識提高、社會保障、勞工保障等法例令生產成本大幅上升,再加上自2008年金融海嘯後,訂單大幅下降,港商經營上面對沉重的壓力。徐百弟表示,更關鍵的是廣東省政府積極發展高端產能,低端產業不斷被邊緣化,因此不少港商無奈地作出選擇,唯有把工廠遷移到內陸地方,甚至亞洲其他國家,如越南、柬埔寨、孟加拉國等地方,個中也面對非常艱苦的適應。徐表示,港商們明白經濟發展帶動的改革,令經營環境轉變,然而,由當初積極地被邀請回國內投資,到今天要被迫遷移他方,不少人心裡也有一點酸溜溜的感覺。

我要發風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關鍵字:

熱門新聞

今日精選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

您也可能喜歡這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