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黃循財vs.吳釗燮,你信誰?

2024-05-17 07:20

? 人氣

新加坡新任總理黃循財此前接受《經濟學人》專訪,強調台灣的情況與烏克蘭不一樣。圖為5月15日黃循財在新加坡總統府宣誓就職後發表講話。(美聯社)

新加坡新任總理黃循財此前接受《經濟學人》專訪,強調台灣的情況與烏克蘭不一樣。圖為5月15日黃循財在新加坡總統府宣誓就職後發表講話。(美聯社)

新加坡總理黃循財於5月15日晚間正式就任,成為星國第4代領導人。5天之後的20日,台灣也將進行政權交接,賴清德政府走馬上任,其中話題性最高的候任官員,莫過於將從外長調任國安會秘書長的吳釗燮。自從兩年多年前俄烏戰爭爆發之後,台灣是不是烏克蘭的議題,也隨著台海情勢升溫而蔓延,黃循財和吳釗燮近期不約而同在西方媒體對此問題,各自給出了截然不同的見解。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台灣等於烏克蘭?自我矛盾的民進黨

英媒《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5月6日專訪黃循財,他首先強調「我們既不親中也不親美,而是親新加坡」。當他被問及台海問題時,黃循財明確表態台灣的情況與烏克蘭不一樣,儘管世人總將兩者相提並論,但本質上卻大相逕庭。「因為烏克蘭是一個主權國家,但就台灣而言,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都奉行一個中國政策。」黃循財還強調,「一個中國」政策是該國長期立場,「我們不允許自己被任何支持台獨的事業所利用」。

相對於此,以「林北」(恁爸)自稱,又披掛受封為「魔法部吵架王」、「國安會戰神」的吳釗燮,則受到美國《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雜誌邀稿,於5月9日刊出題為〈捍衛烏克蘭即是捍衛台灣〉的專文。吳釗燮認為,在中國支持俄羅斯的前提下,民主國家更需要提供烏克蘭援助,這是嚇阻北京「冒險主義」的關鍵,而保護台灣也同樣攸關全世界。

外交部日前用Threads帳號分享外交部長吳釗燮獲封「魔法部吵架王」照片。(圖/翻攝自外交部Threads)
外交部日前用Threads帳號分享外交部長吳釗燮獲封「魔法部吵架王」照片。(翻攝自外交部Threads)

很明顯看得出來,吳釗燮的論述有意將中國大陸與俄羅斯等同起來,視為對外擴張侵略的「巨獸」,同時把台灣與烏克蘭畫上等號,形塑成為捍衛民主而受盡苦楚的「受害者」。事實上,這套論調並非吳釗燮首次提出,他在今(2024)年3月28日與去(2023)年12月19日分別接受美媒《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德媒《明鏡周刊》(Der Spiegel)專訪時,都有如出一轍的邏輯表述。

奇怪的是,俄烏戰爭爆發之初,總統蔡英文與民進黨中央,紛紛貼出網路圖卡,表示因為兩岸之間有台海「天塹」,且台灣又有「護國神山」半導體產業等優勢,所以台灣絕非烏克蘭,呼籲台灣民眾千萬別因此而中了中國「認知作戰」的陷阱。可是如今吳釗燮又告訴台灣百姓,甚至向西方世界喊話:「捍衛烏克蘭即是捍衛台灣」,豈非自我矛盾,不惜以今日之我攻昨日之我?

自我矮化為烏克蘭,台灣主體性又何在?

民進黨政府一向對新加坡官方有著難以言喻的情結,當年扁朝外長陳唐山,竟以「鼻屎」形容新加坡;而小英一朝疫情時期,綠色網軍只因「Errrr…」一詞,大舉出征李顯龍夫人何晶。但平心而論,從建國總理李光耀開始,新加坡無論對台灣或對兩岸而言,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不僅因其扮演了台海穿梭者的角色,牽線「辜汪會談」與「馬習首會」,還因其「不選邊站」的地緣戰略,以旁觀者視角,對台灣前途未來看得比誰都清楚,話也比誰都說得直白。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