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打響反擊戰!撕下「產能過剩」負面標籤,官方主攻加學界助攻使出什麼「組合拳」?

2024-05-15 07:30

? 人氣

3月12日,中國大陸準備出口的車輛停靠在福州港江陰港區海關監管區,等待裝船。該批次車輛將發往荷蘭、埃及、英國等國。據介紹,這是福建省單航次裝載量最大的一批出口汽車,本次出口的汽車中包含新能源汽車2,800輛,佔比達70%。(新華社)

3月12日,中國大陸準備出口的車輛停靠在福州港江陰港區海關監管區,等待裝船。該批次車輛將發往荷蘭、埃及、英國等國。據介紹,這是福建省單航次裝載量最大的一批出口汽車,本次出口的汽車中包含新能源汽車2,800輛,佔比達70%。(新華社)

「產能過剩」從今(2024)年4月以來,為何突然成為世界聚焦乃至於批判中國的熱詞?答案莫過於美國財長葉倫(Janet Yellen)該月上旬的訪華之行,多次在中國當面向官員提出針對中國電動汽車、太陽能電池板和其他清潔能源產品產能過剩的「警告」。此外,習近平剛結束的訪歐之行,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也強調了如此問題。

「中國產能過剩論」即當代版的「中國威脅論」

事實上,來自美歐世界合攻中國經濟發展的論調,自從中國躍升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之後,從未停歇過,只是新的名詞不斷替換。例如在川普(Donald Trump)時期宣稱中美貿易不平衡,於是對華發起貿易戰。接著是去(2023)年一度甚囂塵上的「去風險」,再來是今年初的「中國經濟登頂論」,很快地又出現了美歐政治人物與媒體掛在嘴邊的「產能過剩」之說。

到底什麼是「中國產能過剩」?簡單來說,這個用詞主要目的在於帶出如此結論:中國對外低價傾銷,從而主張中國因此威脅其他國家產業發展,甚至衝擊世界經濟。就此而言,將「中國產能過剩論」稱為「中國威脅論」的當代版,並不為過。

2024年4月25日,比亞迪「漢」電動車。(美聯社)
美國5月14日決定對總值180億美元中國進口產品加徵關稅,其中電動車關稅增至100%。圖為中國大陸比亞迪「漢」電動車。(美聯社)

最新的消息是,據美媒CNBC報導,拜登(Joe Biden)政府將把中國進口電動車的關稅由25%增至100%,對中國太陽能電池的關稅由25%升至50%。白宮宣稱,「提高關稅對保護美國工業免受不公平競爭是必要的」。很明顯的,美國正在形成中的「新關稅戰」、「新貿易戰」,完全就是針對「中國產能過剩」之說而來的舉措。

喜歡這篇文章嗎?

張鈞凱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