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的企業會發行特別股?1970年代的中鋼是典範:10%股利吸引投資人參與國家建設

2024-04-28 09:10

? 人氣

1970年代的中鋼是發行特別股的典範(圖/中鋼)

1970年代的中鋼是發行特別股的典範(圖/中鋼)

1962年台灣證券交易所開業

自1953年四大公司釋股後,社會上就開始討論是否成立台灣證券交易所(簡稱「證交所」),可惜一拖10年。當時國內證券市場尚處於摸索成長階段,不僅欠缺證交所,除了三商銀之外,金融產業幾乎也不存在。有人歸咎於1949年嚴重的通貨膨脹,舊台幣換發新台幣損失慘重的記憶讓人們餘悸猶存,對幣值穩定缺乏信心,所以連在金融業發展中扮演要角的儲蓄銀行和人壽保險公司,當時也付之闕如。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在相關人員多次出國考察及各方討論後,終於在1962年證交所成立後展開運作,由辜振甫先生擔任第一任董事長。在證交所成立的前10年,還是由人工撮合,當時在台北市懷寧街的工礦大樓便掛置了一個大黑板,上面記有券商代號、買賣喊價,採全盤競價方式。

證交所成立當年,台糖也將原已發行普通股的其中300萬股,經股東常會通過變更公司章程後改為優先股。在此之前,台糖已發行其股份總數之3%的優先股予民間,有年息6%的保息條件,即公司如有盈餘應先分派給民股每股年息6%,分派後所賸的盈餘再由普通股及優先股同時參加分派。

此時的台灣,投資人與整體證券市場普遍還在摸索期,價格形成機制不成熟,也衍生不少問題,例如1964年8月、9月期間,曾發生股價大跌,投資人湧入證交所抗議,甚至有一回抗議者還闖入交易廳,導致暫停交易一天。此外,1965年也發生因股市價格波動異常,被經濟部下令暫停交易10天的情況。

不可諱言的,資本市場終究是經濟的櫥窗,展示著1953年「耕者有其田」到1962年證交所成立的這10年間,政府扶植民間輕工業政策的初步成效,相較於證交所成立前僅有數檔民間企業發行的股票,1953年只有11檔股票,到了證交所成立時,供交易的股票已增加了食品、塑膠、玻璃、水泥、肥料、火柴等民生相關產業的股票,總數增至26檔。到了1959年,有些企業甚至除了可滿足國內需求,還能有剩餘產能提供外銷,這是重要的里程碑。代表除了第一級產業之外,台灣的第二級產業也已逐漸具備賺取外匯的能力,後人也以1959年為分水嶺,稱1953年至1959年為第一次進口替代時期,1959年之後至1972年間則為出口擴張時期。

延伸閱讀:台股改寫單日收盤最大跌點!證交所喊話「基本面良好」,必要時將採取措施

外匯管制與高關稅,並積極發展輕工業

1950年代流行一句口號「以農業培養工業,以工業發展農業」。在農業社會,無論是農產品、木材、礦產的出口,都能賺取外匯回來,但即使加上美國援助的外匯,這些仍難以滿足台灣對於外匯的需求。也由於國內民生工業不發達,還是需要進口很多外國產品以滿足國內需求。有鑑於此,政府一方面實施高額關稅和進口管制,另一方面也積極培植國內與民生相關的輕工業,除了增加就業機會,重點也在於替代進口品的需要,減少一些外匯需求。這段期間的外匯是珍貴的資源,擁有外匯的人,才能申請進口配額,而擁有進口許可證的人,又必須以較高匯率,向政府購買外匯。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