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吃苦耐勞,但忍耐有極限!人民「用腳投票」對抗政府壓迫,共產黨員自己也落跑

2023-10-20 09:40

? 人氣

中國人「用腳投票」對抗政府壓迫(美聯社)

中國人「用腳投票」對抗政府壓迫(美聯社)

中國人和所有民族一樣,並不是天生就願意永無止境地「吃苦」。即使在毛澤東時代,中華人民共和國裡的民眾也在奮力延續其私人生活和家庭價值觀。當被逼到極限時,中國人也會罷休不幹、抗議或抵制。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中國人民,即使面臨嚴格的信息控制、嚴厲的鎮壓、對苦行僧堅忍主義的不斷灌輸,仍舊一直在不斷嘗試阿爾伯特.赫緒曼(Albert Hirschman)所說的「發聲與退出」(voice and exit)之選擇。中共暨中華人民共和國這一黨國的本質和力量,使得發聲抗議這個選項代價高昂、危險且效果非常有限;因此,無論何時何地,一旦有可能,中國就會爆發大規模、有創意、日益龐大的各種「退出」,即向外移民潮,湧向各國包括東南亞和非洲等「較不發達」的國家。即使在毛澤東極權時代,高風險且往往致命的「非法」移民潮和難民潮也曾大規模發生,主要目的地是鄰近的香港。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目前,來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非法移民不斷出現在世界各地,但更變形為組織良好、利潤豐厚但仍然會致命的人口販運。每年的非法移民出國人數未知,但可能相當可觀。單是在2015年,北京報導抓到企圖非法移民到其他國家的中國公民人數就增加了165%。從毛後時代初期開始,中國在十年內就攀升為世界第七大國際移民來源國,到2013年已成為第四大。截至2019年之前的三十年內,共有超過1,100萬名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永久移居國外。與國際移民的一般模式相反,快速的經濟增長實際上加速了中國人的大規模外向移民。中國在2010年代中期成為美國最大的移民來源國,每年有14.7萬人,比墨西哥高18%,比英國高27%。從中國到美國的非移民旅客也迅速增長,從1999年的20.1萬人次,增加到2009年的52.8萬人次,到2019年達到104萬人次;每年還有15%至24%以上,即20萬名左右的中國人被美國簽證官拒絕。

與許多發展中國家的移民類似,中國的合法移民往往是母國最聰明、受過最好教育的一群人。1978年末,中華人民共和國派出第一批共52名學生赴美學習。不久之後,幾乎中國的每一所頂尖大學,都成為外國(尤其是美國)研究所的預備學校,其中不言而喻的默契是—「即使是最能忍耐、最能吃苦的中國知識分子,也無法在中國生活(好)。」中國最知名的兩所大學,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於2006年超過了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成為美國博士課程的兩處最大生源。在2010年代和2020年代,每年約有20%該兩校的畢業生(「高科技專業」更是超高的76%至80%)出國留學。單是在2013年,就有超過41.3萬名中國學生出國留學,其中包括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高中生,甚至小學生。從1997年到2014年,中國赴美學生增長了六倍,達到逾25萬人,超過來自歐洲、南美、非洲、澳洲、和北美其他地區學生人數的總和(或為印度的兩倍),占美國所有外國學生的近三分之一。在2020年,這個數字進一步增加到超過36.9萬。在新冠肺炎疫情開始之前,估計有100萬名中國學生在西方學習。在2021年夏,當美國恢復在中國發放學生簽證時(仍在疫情期間),前兩個月就簽發了超過5.7萬份,超過了疫情前的紀錄,儘管北京和華盛頓之間的關係比之前更加緊張。年輕人如此清晰而大規模地「用腳投票」,代表了中國人才資源和教育投資的大量外流。

延伸閱讀:中國GDP成長4倍,為何股市漲不上去?美國國會:中國到現在都還不是市場經濟

不同於其他國家的學生,中國學生畢業後往往不歸國。中國官方數據顯示,畢業後(主要是碩士和博士研究生)自各國回國的比例,從2000年的41.18%,下降到2008年的27.98%。近年來,隨著越來越多中國學生只是出國拿個學士學位就返國,這種下降趨勢已經趨於穩定,甚至有所逆轉。截至2013年,自1970年代末以來,到外國留學的264萬名中國留學生中,有109萬人回國。就在接受移民的國家獲得學位的中國學生來說,回國率仍然很低,因為「大多數學生出國留學的主要目標就是移民」。2002至2007年間,只有3%至6%擁有美國博士學位的中國學生返回中國,和1990年代的4%至11%相比下降了不少,遠低於歸國的印度人(19%)、台灣人(57%)、韓國人(59%)、日本人(67%)和墨西哥人(68%)。2019至2020年間,79%至85%獲得理工科(即STEM)博士學位的中國學生,希望留在美國。正如《自然》雜誌所報導的,「在美國獲得博士學位的中國學生,比其他國家的學生更有可能留在美國」。

出於種種目的,包括獲取最新技術和提升政權的政治合法性,為了吸引受過教育的中國人才回到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制定並資助了許多精心設計的招聘計畫,針對所謂的「海歸」(諧音稱為「海龜」)。最負盛名、也最昂貴的,是2008年以來中共中央組織部精心策劃的「千人計畫」和「百人計畫」。在美國於2020年加強審查而埋名隱藏起來之前,這些計畫旨在公開且大規模地招聘、回收海外頂尖人才。姑且不論這些高級計畫中涉及的許多重大欺詐和腐敗,這些努力吸引到的人似乎大多是些短期停留的季節性流動工作者,這些人還經常欺騙他們的外國雇主並竊取技術,以換取中國政府提供的輕鬆且高額的薪酬和福利。絕大多數(到2012年為68.4%)「愛國的」海歸們,保留了他們的外國護照或綠卡,因此被稱為「釣魚海鷗」。在受我訪問的許多中國人眼中,經常被視為(此觀點並非完全不公平)助長中國學術腐敗的海龜和海鷗們,是些在美國與西方技術勞動力市場中的「過氣人才」或「被淘汰者」,儘管海歸們實際上可能在許多重要方面,還是幫助中華人民共和國改造和升級了技術。

不同於大多數對外移民的國家,中國的移民除了較典型且滿懷抱負的青年學子、窮困和絕望的勞動者,以及想發財的人之外,還包括富人、各有建樹的菁英和城市中產階級成員。事實上,在中國,帶頭移民出國的還是中共官員:除了合法移民之外,1993至2013年期間,數以萬計的黨國官員非法「逃亡或失蹤」到國外(2008至2013年就有6,694起案件);據報導,他們捲攜的資金高達人民幣8千億至2兆元(1,180至2,900億美元)。另據報導,中國富人和中上階層有高達60%至74%的人(包括大多數的超級富豪,而且往往也是中共黨員),不是正在尋求,就是已經獲得了外國居留權或非中國護照—這是在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也絕無僅有的現象。也許只有在普丁(Vladimir Putin)統治下,俄羅斯寡頭們的大出逃才稍微堪比。在美國、加拿大、澳洲和紐西蘭等「熱門」目的地,中國富人現在占所有投資移民申請人的四分之三至90%。自1992年美國EB-5計畫啟動以來,中國公民已占該計畫下所有投資移民的67%(2014年為86%)。這一比例在2008至2014年還增長到95%,儘管中國申請人在支付50萬至100萬美元後,必須等待六年才能獲得綠卡名額。2014年,加拿大政府取消投資移民計畫,使全球6.6萬申請人中的5.7萬中國富豪們被拒於門外;其中,有1,355人向渥太華提起了損害賠償訴訟。2005至2014年間,蓄意在美國生孩子的富裕中國母親人數飆升100倍,達到每年5萬至6萬人,利用美國出生即自動成為公民的法律,為後代提供移民的捷徑。2014年,中共經濟改革的一名主要推手得出結論,中國已經發生了「兩種大逃亡」:商業和技術菁英的大規模移民出國,以及大規模的資本外逃。此外,中國移民們經常看似願意去任何地方,甚至是撒哈拉以南非洲等被中國人普遍汙名化、蔑視乃至充滿種族主義偏見的地方,現在卻是100萬至200萬中國公民(許多是非法的)居住的地方—他們之所以去那裡,「只是想離開中國」而已。2021年,一篇關於「為什麼富人選擇逃離而不是改革(他們自己的國家)」的中國文章得出結論,除了移民外逃外,他們「真的沒有其他安全的選擇」。

想一想外國和本國人民如何看待中華人民共和國,也很能說明問題。許多逃離中國的中國人,走的是艱鉅、代價高昂和不確定的尋求政治庇護途徑,持誇大或虛假的理由與文件者不在少數。有消息稱,一些中國的政治庇護申請者似乎得到了中共黨國的默許,進而引發人們對他們真實身分的質疑。在有相關數據的過去25年裡,每年在美國的所有國際尋求庇護者中,始終有三分之一到40%是中國公民,而中國人口占世界總人口的19%到20%以下。在21世紀數以萬計尋求庇護的中國人當中,每年有3,000至10,000人獲得了美國的庇護綠卡(其中一半以上是通過法院獲得的),比包括委內瑞拉、薩爾瓦多、埃及、海地和衣索比亞在內的任何國家都多,是同樣人口眾多但更為貧窮的鄰國印度的10到20倍。中國公民在美國申請政治庇護的人數始終穩定,每年增長不大,但成功率從1997年的不到6%,飆升至2010年代的三分之一以上,這表明他們對美國庇護項目的利用和操縱有了很大改善,尤其是通過在美國地方和農村法院進行、經專業準備的移民訴訟。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還在許多被視為理想移民目的地的國家(如澳洲、加拿大、歐盟和紐西蘭)申請政治庇護。2017年,超過1,300名中國公民在加拿大尋求庇護,使中國躋身「前五名」來源國之列。2018年,澳洲有9,000多起案例,使中國成為遠遠最大的受庇護者原籍國。2019年,超過6,000起中國庇護案件在歐盟待審。2018至2020年間,每年有69至117名中國公民在紐西蘭提出庇護申請,占所有此類案件的17%至23%,其中約一半成功通過。除了在紐西蘭和美國外,在世界各國尋求政治庇護的中國人似乎只有不到10%的成功機會。零星的新聞稿顯示,在鄰國日本,中國尋求政治庇護的人數之高,使中國在2000年代成為前五大來源國,與緬甸、伊朗、土耳其和巴基斯坦並列。2017年,中國在日本的請求庇護人數比前一年度增加102%,達到315人。

對於那些沒有能力、機會或決心移民的人來說,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甚至只是去香港、澳門和免簽證的韓國濟州島)的短途旅行,提供既吸引人又有回報的機會,得以避開國內價高又質次的商品和服務,尤其是對可支配收入不斷增加的中國人而言。雖然造訪中國的外國遊客數,在2008年達到頂峰後開始下降,但造訪其他國家的中國遊客數(據報導有60%人以購物為目的),卻以每年兩位數的速度增長,現在是造訪中國的外國遊客數量的三倍。在2010年代,中國每年有超過7,000萬公民出國,其中大部分是遊客或學生,而造訪中國的外國人只有這個數字的三分之一。中國是全球第一大留學生來源國,但其接收的外國學生人數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0%。當無法用腳投票、親身出境時,許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會改用眼球投票、精神出境。2010年代,在中國影院放映的外國電影通常被政府限制為每年34部;然而,其票房收入卻與中國每年製作的600部左右的電影差不多或更高。彩票可能是另一種富吸引力的迷幻式逃避現實手段:中國的經濟規模約為美國的60%,但中國人每年花在彩票上的錢與美國人差不多。

作者介紹:王飛凌(Fei-Ling Wang)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博士,現任美國喬治亞理工大學納恩國際事務學院教授,為美國對外關係委員會(CFR)成員。曾任教美國軍事學院(西點軍校)和美國空軍學院。在中國、法國、義大利、韓國、日本、澳門、新加坡、台灣等地的十餘所大學擔任過兼職、榮譽或客座教授/研究員。主要研究國際關係、政治經濟學和中美關係。

已出版中英文著作七種(含合編兩種),包括《中華秩序:中原、世界帝國,與中國力量的本質》和《中國的戶口制度》。另發表中英文文章數十篇,部分已被譯為法、義、韓、日文發表。曾在多家國際媒體受到採訪,包括半島電視台、美聯社、BBC、CNN、《金融時報》、《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等。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八旗文化《中國紀錄:評估中華人民共和國》

責任編輯/郭家宏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