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淑娟專欄:天母水道祭─社區水資源的守護

2016-03-22 06:50

? 人氣

經過一年多努力蒐集資料,在這過程中媽媽們更發現草山水道的歷史與美麗,水管橋的特殊送水設計、水管階梯步道、圓山水神社、以及水管內轟轟的水聲,都深深打動她們的心,也了解到天母水道與天母自然生態的緊密相連,而這也更加堅定她們要守護社區水資源的決心。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隨後她們積極參與環評,自辦公聽會、辦實地勘查、向監察院陳情,聚集的人愈來愈多。當時還有人說等著看這群貴婦媽媽能撐到什麼時候,沒想到她們竟然緊咬不放。文海珍說:「當地人一定要努力,否則政府一定會把你吃得死死的。」

不過最後環差還是在2005年9月15日有條件通過,但她們沒有放棄,即使環評過了建商還要通過許多關卡才能興建。媽媽們繼續找新事證,發現這個計劃並沒有做污水專用下水道,文海珍立刻發文到台北市地政處問:「保變住六之六沒做污水專用下水道,這樣可以開發嗎?」「結果他給我回了一個公文說不行,這不是承認不能開發了嗎?」最後果然建照沒有發出去,陽明山第一個保變住擋下來後,連同所有335.5公頃的開發計劃也全部擋下來。

只要共分享,處處水資源

當時為了凝聚社區力量,她們決定在2003年3月22日《世界水資源日》當天舉辦第一屆「天母水道祭」,除了提出保存水道的訴求外,也設計有趣的活動、遊行、設攤位,推動並傳播社區節水、愛水的觀念。

第一屆辦完後,聯盟開始拜訪周邊學校的校長、老師,並結合社區商圈,參與人數也逐年增加,從第一年一百多人、第二年七百多人、接下來年年都超過上千人。

一年一度開放的天母第三水道湧泉,見證台北水道發展史。(草山生態文史聯盟提供)
一年一度開放的天母第三水道湧泉,見證台北水道發展史。(草山生態文史聯盟提供)

從2014年起在台北市教育局支持下,天母水道祭改由天母國中、蘭雅國中輪流與草山生態文史聯盟共同舉辦,學校自訂主題、自己設計表演節目,由天母水道祭帶起的愛水惜水種子觀念,已在天母社區生根茁壯。 

同時為了徹底阻止保變住開發以保護水源,草盟做了深入的調查研究,向台北市政府提出水道的古蹟指定陳情案,2004年4月市府文化局公告草山水道系統為市定第一一一號古蹟,成為全國第一座「系統性活古蹟」。

而現在聞名的天母水管路,原本叫做天母古道,當初是為了埋設水管而修築的工作道路,後來開放民眾登步道,但很多人不知道路的下方就是水池,為了讓大家了解水資源的歷史,2009年聯盟促成市府將天母古道改名為「天母水管路」。走在水管路上,聽到流水聲,特別有一種水資源與天地融合為一的感覺,那是天地賜與人類的珍貴禮物,我們自當感激領受。

一年一次,北市府在天母水道祭舉辦時開放第三水源,站在湧泉面前,對於大自然賜與的水源總是特別感動,《草山生態文史聯盟》賴惠三說,「大自然的水並不缺,但要好好保護,不要破壞。」只要共分享,處處水資源。

*作者為獨立記者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