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銘志觀點:離岸風電比一比─誰賣台?誰愛台?

2019-01-04 06:40

? 人氣

你應該不知道,環評,本於所謂的「污染者付費」原則,原本就是業者應該承擔的,沒有你這邊所說的「原本應由政府執行的『環評研究任務』」的道理。世界各國,如歐盟的環境影響評估指令,一開始就開宗明義,這是符合污染者付費原則!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至於其他費用,原本就是「法遵」(compliance)所需的支出,就算美國歐洲的二塊多價格,都需要支出的!(當然少數已經有政府幫忙做策略環評的例外不用)

就拿台灣的經濟假想敵南韓為例,南韓自2002年起也實行了10年的躉購費率制度來奠定產業和產電基礎,直到2012年才轉用比較偏向市場機制的可再生能源比例標準(RES)制,但今年5月,產業通商資源部就宣布要增加離岸風電的獎勵金,也將2030年再生能源的占比從7%拉到20%。

若照TJ先生的邏輯,十年躉購後,就要退場;那臺灣在躉購費率,剛好在2019年就是類似韓國的第十年(2009-2018),你怎麼不支持退場呢?

你所說的韓國的「可再生能源比例標準(RES)制」,其實應該是叫做RPS (renewable portfolio standard),或REC,你這邊寫的,是再生能源的簡稱。

RPS在韓國對再生能源的發展,非常不好,幾乎是重創再生能源的發展。特別是對於相對高價的再生能源,如離岸風電。韓國的教授指出,真正的受惠者,主要是生質能發電,電力公司為了滿足這一個義務,都是進口wood pellet 來燒,來發電。

雖然南韓的RPS系統,給予離岸風電比較高的權重,但還是很難發展起來。

2019-01-03 風力能源 (作者提供)
REC制風力能源 (資料來源,作者提供)

你若有持續追蹤韓國的離岸風電發展,會發現到韓國的「示範計畫」一直延宕,甚至2026的目標,才不到臺灣的五分之一,只有1GW。(1 GW worth of offshore wind to be developed off the coast of Gunsan, in the North Jeolla Province, by 2026.

外國的經驗,不應該是這樣斷章取義的。也不是RES與RPS或REC這樣差不多先生來看待的。

確實這些在地化的明確性、可行性還有早期資源浪費,都有許多討論空間,但不論如何,在現行規範下,開發商未來拿到的每度5.8元,在今天都已進入台灣廠商和勞工的口袋,而那些有錢都買不到的國外技術,更可在台凝聚而成離岸風電的產業鏈,讓我們未來可以進入這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所說5年370億美元(約11兆台幣)的東亞離岸風電市場,用全世界的風來賺錢。

本篇文章共 3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240

喜歡這篇文章嗎?

高銘志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