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慧玲觀點:華為三大實驗室曝光!亂世見膽識,解讀華為五大戰略走向

2018-12-31 06:50

? 人氣

在 2018 年 10 月 10 日的華為全聯接大會上,華為正式宣佈了其 AI 戰略,這其中包括了打造全棧全場景解決方案,從公有雲、私有雲、邊緣計算、物聯網,到消費者終端的全場景,從晶片、晶片服務、硬體設備、到訓練與推理框架應用的全棧式解決方案。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而在此同時,華為也第一次宣佈其 AI 晶片產品線,並且一口氣推出兩款晶片,其中一款 AI 晶片昇騰 910,算力達到 256TFOPS,是全球已發佈的單晶片計算密度最大的 AI 晶片。根據媒體報導,即使是與昇騰 910 最接近的 NVIDIA V100 相比,昇騰 910 的計算力幾乎整整高出 1 倍,而若將 1024 顆昇騰 910 連接起來,所構建出的 AI 電腦群,將是迄今全球最大的分散式訓練系統,可超高速訓練極為複雜的模型。而這套訓練系統將會納入華為雲,成為華為雲提供高速 AI 訓練算力的重要服務。

事實上,相較於 Google 從雲端拓展的 AI 霸業,華為則是最早投入終端 AI 的廠商,而在資料中心等其他部份,華為也延續其在終端 AI 的執著理念,不只使用標準架構,而是經過大幅調整優化後,基本已經成為專屬華為才有辦法發揮高度效益的的硬體設計。對華為而言,目標不只是要提供單一服務,而是要成為通用服務平臺,這其中包括要將 AI 引入華為的所有產品和服務當中,包括電信基站、雲資料中心、智慧手機、監控攝像頭等,而為資料中心開發新的 AI 晶片,使得語音辨識、圖像識別等應用可以在雲端使用等等。

也許還有許多人認為,華為的對手是愛立信、是諾基亞、甚至是蘋果、三星,但事實上,華為早已進到了另一個全球科技版圖的熱區,他的對手早已不只于此。

而相較於中國其他同樣在雲端、在 AI 領域拼命佈局的巨頭們,仍在國內市場相互較勁卡位,就如同華為當年是最早完成國際化、海外業務收入突破 50% 的中國民營企業一樣,這一次,華為憑藉著過去多年在全球電信網路市場累積的深厚基礎,一如以往的帶頭前行,再次站到了全球科技產業的最前沿。

過去華為可以拳拳到肉擊倒百年電信設備巨人,如今,華為面對的,卻是另一批新對手們的移形換影的競爭,這其中包括了亞馬遜、也包括其他更多不同領域的競爭對手。任正非在 2 年前演講中所提到的“機會主義”,其實早已在過去幾年逐步淡化消失,當北電、摩托羅拉、阿爾卡特朗訊逐一消失在舞臺上,諾基亞一度身處失火的鑽井平臺上,愛立信爆發內鬥傾軋,過去這幾年,華為的一切準備都為了接下來的這段路——承擔、引導、前行。

 

「千億美元年收入」之於華為,是一個拐點,也是一個起點,當前華為的處境,也當是如此。

*作者為作者為台灣資深科技記者,現任職於麻省理工學院科技評論(MIT TR)。本文原刊DeepTech深科技。授權轉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