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鴻源觀點:「靖康之恥」給我們的省思

2018-12-30 07:00

? 人氣

當年底,趙構被任命為河北兵馬大元帥,宗澤等人為副元帥,屯兵河北磁州。當他聽到汴京失守,皇上等人被擄北上,怒不可遏,一面聯繫其他將領,一面帶領有限精兵直撲大名府,準備在這裡一起渡黃河,在半路劫回徽欽二帝,卻不見其他將領前來,那時康王趙構也派人送書信前來令他撤軍,他只好望河興嘆,失望而回,隨後擁戴趙構登基,維持大宋國祚。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公元1128年,靖康3年,宗澤年近七十,眼見北伐無望,在彌留之際,吟詠諸葛亮的《出師表》–「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並在大聲疾呼部下:「渡河!渡河!渡河!」後悲憤而死,為他扶棺的正是他的兒子和岳飛。有趣的是,宗澤不僅是宋朝大將,也是「金華火腿」的發明人。

岳飛繼承宗澤遺志,誓言「還我河山」,一心一意渡黃河,滅金兵,迎回二帝,以雪國恥,於公元1139年,宋高宗紹興10年,在偃城與穎昌之戰大破金兵最精銳之「鐵浮圖」與「拐子馬」後,岳飛長子岳雲,血戰沙場,渾身是血,甚至用雙錘打死金國大將夏金烏,為以寡擊眾而戰死的「楊家將後人」楊再興,報了一箭之仇。岳雲不愧是岳飛的手下猛將之一,最後卻被南宋官府凌虐致死,如同其父親一樣,也是「天日昭昭」的時代悲劇。

南宋岳家軍將領岳飛(維基百科)
南宋岳家軍將領岳飛收復大片土地,卻遭宋高宗以十二道金牌召回。(維基百科)

正當岳家軍準備趁勝追擊,一舉收復「東京」,直搗黃龍,卻意外接到高宗連續十二道金牌令他速回,岳飛痛心泣下,東向而拜說:「臣十年之功,廢於一旦!非臣不稱職,秦檜實誤陛下也!」儘管身旁將領都勸告岳飛秉著「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之原則,立刻收復東京,渡過黃河,直搗黃龍,但是岳飛不願做個抗命的歷史罪人,也不願意看到國家陷於分裂,讓人民生活痛苦,最後迫於無奈,只好撤兵。

岳飛的詞《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鳴。驚回千里夢,已三更。起來獨自繞階行。人悄悄,簾外月朧明。白首為功名。舊山松竹老,阻歸程。欲將心事付瑤琴。」

透露出當年他收到高宗十二道金牌時內心的徬徨,畢竟「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對於一心一意想報效國家、為大宋報仇雪恨的岳飛,高宗的撤退命令對他是多麼痛苦的抉擇,最後只能選擇服從皇令,慷慨赴義,實乃天地同悲!

回臨安(杭州)後,岳飛一行人立刻被朝廷以「叛國罪」拘押。當岳飛受審時,審判官大理寺寺丞何鑄對岳飛說,有人告他叛國,有何話說?岳飛脫下囚衣,背後刺有「盡忠報國」四個大字,無聲勝有聲,那是岳飛母親在他從軍時親手為他刺上去的。這四字如同太陽一樣光芒四射,周圍獄卒見狀,紛紛下跪求情,連審判官何鑄都不敢逼視,心想,這樣的忠臣怎麼可能叛國?向上反映未果,無奈之餘,只好罷官求去。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