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鍇·祿璞崚岸觀點:制定台鐵新新自強號技術規範及對新車的期待

2018-12-07 07:00

? 人氣

普悠瑪6432次在新馬站發生出軌翻覆意外,台鐵人員漏夜搶修。(郭晉瑋攝)
普悠瑪6432次在新馬站發生出軌翻覆意外,台鐵人員漏夜搶修。(郭晉瑋攝)

此外,筆者無意間拜讀陸君在「匯流筆陣」之大作,倡議台鐵在600輛車中,應採購一定比例數量之傾斜式列車,顯然其對日本及日立公司車輛有所偏好。再從本次陸君之立論,也很明顯看出對日本車輛之喜好程度,與本人及一般台灣人相同。然而,自本次發生普悠瑪事件後,傾斜式列車已使乘客避之惟恐不及。再則,發現日本車輛公司交車竟然未接好ATP,而成為翻車事故原因之一;並且蘋果日報還報導因故讓台鐵無法採購到備品,使日立公司所產太魯閣號需花費七個月才買得到備品更換,甚至如黃國昌委員質詢中所提,現無留存備品,再再已讓國人對日本製車開始產生動搖。此外,日本KYB公司將造假產品獨賣台灣,以及近期三菱公司產品數據造假,眾多負面事件影響下,相信很多人對日本鐵路車輛的口碑信心,恐怕都要開始懷疑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無論如何,相信國人會期待過去如普悠瑪等日本製車輛慢慢所顯現的負面問題,經過嚴謹的規範設計,不會發生在新新自強號上。尤其,國人應該也會期待,這次無論誰來參標,能真心對待台灣,並符應台灣政府國車國造的希望,多多進行鐵路技術移轉及交流,並多向台灣採購高端產品組件。尤其日本廠商更應以此挽回台灣人民對日本製車輛的喜好,而不應如以往只買台灣的椅子、燈具,繼續如日本車輛公司般採取技術封鎖,讓台灣唯一之鐵路車輛公司在經過十多年合作後,還只能打造不鏽鋼車體,其他關鍵的零組件技術產品則全部進口而使台灣軌道技術空白。如此,把台灣當作日本鐵路車輛的殖民地,將很難挽回台鐵鐵道迷對日本製車輛之喜愛!相對而言,此次若由瑞士公司得標,而能提供上述各種台灣國內採購及技術移轉條件,加上瑞士產品一貫給人細膩精緻,如其製錶工藝之精品印象,瑞士車輛將取代日本而成為台灣鐵道迷的新寵。

總之,制定鐵路車輛的規範是非常嚴謹的,全世界鐵路規範乃由UIC、EN、AAR等為起源,車廠依據上述規範,配合鐵路業者需求進行車輛設計製造及測試。日本則準用JIS,再參考轉換前述國際通用規範,作為車輛製造的規範。同時,鐵路營運單位,當然也都遵循上述規範,以及考量自身鐵路軌道條件,經過許多專家討論後而撰寫各種鐵路產品採購規範,絕不可能憑個人想像做出規範,更不能以一面之詞決定規範。陸君所述內容,似乎並不熟悉鐵路規範及設計車輛之原則,並且不了解車輛設計必須符合台鐵內部營運規章背後之原因,僅只以個人理想捏造,可能無法說服台鐵接受進而修改規範。

最後,本人希望陸君可再提出變更規範的其他有利證明,使真相越辯越明,如此可俾利鐵路愛好者窮究鐵路知識之欲望,亦可使台鐵未來採購規範更加完美。

*作者為國立成功大學地球科學系副教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