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燕婷觀點:大學示威未必能阻止以色列,卻正在傷害美國與拜登

2024-05-09 07:10

? 人氣

2024年4月25日,加州大學爾灣分校支持巴勒斯坦的學生舉著標語示威,南加州大學已宣布取消畢業典禮。(美聯社)
2024年4月25日,加州大學爾灣分校支持巴勒斯坦的學生舉著標語示威,南加州大學已宣布取消畢業典禮。(美聯社)

所以觀察現實也能發現,拜登、白宮、校方都祭出了強力手段,不僅直接將示威打成「反猶主義」,還出動警力鎮壓逮捕,並對部分學生祭出開除學籍的重罰。與此同時,拜登也更加積極斡旋加薩停火,即便這麼做無法一勞永逸解決以巴問題,卻至少能阻止局勢進一步惡化,以免學生怒火持續高漲。當然,拜登能否賭對,只有最終結果能一錘定音,但對川普與共和黨來說,這波校園示威明顯是「有百利而無一害」。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首先,從既定政治光譜、與猶太復國主義團體的交情來看,共和黨與川普面對以巴問題,立場只會比拜登與民主黨更強硬,更加支持納坦雅胡大開殺戒,但這次之所以能不被反戰輿情包圍,原因只有一個:共和黨不是執政黨,所以能最大程度免去輿論質疑。且如前所述,目前吶喊反戰的群眾以民主黨選民居多,這些人一旦憤而拒投,懲罰到的也會是拜登,而非川普。

再來,川普與共和黨正趁機收割示威衍生的種種政治紅利,包括抨擊民主黨「無法打擊反猶主義」、「放任美國大學失控」,以及趁機讓福克斯等媒體大幅報道「民主黨混亂風暴」,轉移外界對川普官司的可能關注。

整體來說,在川普來勢洶洶、美國政治極化嚴重的局面下,如果校園反戰示威持續延燒擴大,民主黨選情恐怕只會越來越不樂觀,以巴戰爭也可能成為壓垮拜登的最後一根稻草。

美式雙標展露無遺

而比挫傷拜登更嚴重的,是這場示威對美國話語霸權的持續掏空。說得更直接,就是進一步揭露美國無所不在的雙重標準。

首先是導致校園示威的根源:美國支持以色列進軍加薩。值得注意的是,不少聲音都將正在進行的俄烏戰爭當成比較基準,因為美國對兩場衝突的反應確實大不相同。

2022年2月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美國第一時間確立了「反侵略」敘事,且幾乎是把戰爭拉到「西方文明的危急存亡之秋」層級,不僅動員各國聯合援助烏克蘭,也集體制裁俄羅斯,西方更有無數大小官員指責俄方犯下種族滅絕與戰爭罪。當然,這場戰爭的烈度確實驚人,據聯合國2023年11月統計,在俄烏戰爭的前21個月裡,烏克蘭有超過1萬名平民死亡,其中包括560名兒童,並有18,500人受傷。

問題是西方這種針對俄羅斯的義憤填膺,在面對以色列時,立刻成了支支吾吾的顧左右而言他,美國的反差則更是極端。

2023年10月哈馬斯閃擊後,美國第一時間表態支持以色列,稱美以關係「堅若磐石」,隨後便高舉雙手放任以色列進攻加薩。據加薩衛生部2024年1月統計,戰爭才剛爆發100天,以色列便在加薩造成25,490人死亡,另有63,354人在襲擊中受傷,70%的傷亡者是婦女與孩童;聯合國同一時期的統計也揭露,約85%的加薩人民因以軍進攻流離失所,且所有人都面臨糧食不安全的威脅,「這種戰爭對平民生命與建物破壞的規模,在二戰以後便從未有過。」

本篇文章共 4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180

喜歡這篇文章嗎?

劉燕婷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