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伯輝觀點:您可以不喜歡核能,但台灣需要核能!

2024-04-29 06:40

? 人氣

烏克蘭車諾比核災遺址的紀念碑與「新圍阻體」(AP)
烏克蘭車諾比核災遺址的紀念碑與「新圍阻體」(AP)

在車諾比核電事故後,前蘇聯,撤離了居民,但當地卻變成野生動物保護區。最近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卻發現: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前蘇聯車諾比核災,是史上最嚴重的核事故;但現在竟可能成為人類對抗癌症的希望之光?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研究發現,車諾比核災區的野生狼群,體內疑似進化出了防基因突變的能力,讓牠們即使身處核輻射區域,也不會受到任何傷害!」

「發現狼群每天都會接觸到11.28毫侖目的輻射量,是人類安全上限的6倍以上,但狼群出現基因突變,似乎能抵抗致癌輻射降低死亡風險,同時免疫系統也發生變化,變得類似正接受放射治療的癌症病患。」

瞬間大量輻射劑量對人體的影響,科學家都在廣島及長崎原爆中見證了。可是,長期受低輻射(車諾比地區,野狼每天接受到人類安全上限6倍以上的劑量)是很難追蹤、也很難做實驗而下定論;車諾比,雖是一個核子事故,但是它默默的替人類做一個更偉大的實體實驗或許它更能改變人類對輻射的恐懼及迷失。

同樣地,我一個大學同學,他的父親在廣島原爆時,正在日本岡山讀醫學院,這些醫學院的學生都被分配到廣島原爆現場救災,那個年代,科技不怎麼發達,無法準確的分析及測量,這些學生所受的輻射劑量,但根據我的觀點,原爆後的分裂產物,劑量一定非常高。

他的父親,當時一定受到極高的輻射劑量,可是,他的父親,一生中沒有任何癌病變,而且是台灣一個名醫,前幾年99歲才往生。

 

事實證明輻射並不是那麼恐怖,雖然我們當時所受的教育是輻射「愈少愈好」,然而,也證實了輻射的影響,遠小於化學物質及空氣污染!

一個事故,我們要從那裡學到教訓,學到經驗,避免再發生!車諾比似乎給了我們一個很大的啓示,輻射要小心,但,並沒有那麼地恐怖!凡事以安全為主要的考量,就可以減少事故!

我的好朋友,現任桃園市副市長,王明鉅直言,「他沒有很喜歡核能,但台灣需要核能」。算一算因為廢核要多付2兆元的電費,是2兆元,不是2億元;為了買離岸風電,又要多付2兆電費;買太陽光電又要付1兆的電費。 光為這些事情,台灣人民在2025年之後,要多付5兆電費。

最近一度被準總統點名當行政院長的童子賢董事長,在一個演講中提到如何面對缺電危機時,自承卅年前是熱心反核人士,但十年前關注地球暖化議題時,陷入地球暖化與反核間的掙扎,這二、三年慢慢想清楚「地球暖化才是人類公敵,核能不是」。

三十年了,多少人,因為了解而改變了立場!

最後,在這車諾比事故,38週年的日子,我想用50年前在清華大學核子工程研究所讀書時一個老教授對我們說的話──核能發電,是一個科技的重大突破,它用來填補化石能源將要用盡及未來一個巨大的能源尚未實現前的重大缺洞。

地球暖化,氣候變遷,是我們更需要面對的問題!或許「核能」真的是老天及科技上給予我們的禮物。

*作者為前龍門(核四)電廠廠長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