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遭西方指控「產能過剩」 BBC:這些工人不同意

2024-04-19 13:00

? 人氣

任文兵站在空蕩蕩的工廠裡。文兵稱,前僱主將生產線遷出中國後,他被拖欠了數萬元遣散費。(BBC中文網)

任文兵站在空蕩蕩的工廠裡。文兵稱,前僱主將生產線遷出中國後,他被拖欠了數萬元遣散費。(BBC中文網)

任文兵(Ren Wenbing,音譯)不願離開這個由空心磚砌成的廠房,這兒曾是中國製造業中心東莞的一家繁榮的工廠。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所有的工人都感到驚訝。」54歲的任文兵指著他曾經組裝家具以及和工友們一起吃午飯的地方說道。

這家公司的老闆已將生產線轉移到東南亞,以降低成本。任文兵說,他被拖欠了八萬多元人民幣(1.1萬美元;8800英鎊)的遣散費,這對他來說可能要花好幾年才能掙到。

在一台機器開始用大錘敲打窗戶時,他補充道:「我們很失望,也很傷心。」

任先生哀悼的不僅僅是一家家具公司的倒閉,他也為中國曾經一路高歌猛進的經濟的逝去而難過,數以百萬計的工人如今更難找到工作。

對於像他這樣的人來說,中國製造的產品還不夠。

但西方一直在指責中國製造太多了——這是美國財政部長珍妮特·葉倫(Janet Yellen)近日訪華時傳達的主要信息。她指責北京從事「不公平的經濟行為」,認為中國的產能超過了國內的需求,也超過了全球市場的承受能力。

東莞這家曾經繁榮的家具製造廠的地面上布滿了拆卸廠房留下的瓦礫。
東莞這家曾經繁榮的家具製造廠的地面上布滿了拆卸廠房留下的瓦礫。

曾在世界各地許多家庭的T恤衫、桌子或電視上都能找到的「中國製造」(Made in China)的標籤正在發生變化。如今,它是湧入德國的電動汽車和為歐洲可再生能源政策提供動力的太陽能電池板的關鍵來源。這讓西方感到擔憂。

中國與美國日益緊張的貿易關係、嚴格的新冠封鎖和全球經濟的衰退意味著,一些曾湧向中國的製造商正在將目光轉向別處。外商直接投資創下了30年來的新低。

現在,家具、服裝和電器產品這些老工業支柱正陷入困境,北京正將目光投向「新質生產力」,包括太陽能電池板、鋰電池和新能源汽車。

「我們的產品主要出口到英國、比利時、德國等歐洲國家,也出口到非洲、澳大利亞、南美、北美和東南亞。」銷售員嚴穆(Yan Mu,音譯)一邊展示著公司的蓄電池一邊說道。

在北京市郊一家經翻新改造的鋼鐵廠內舉辦的展覽中,嚴穆所在的展位是數百家參展的綠色儲能公司其中之一。

嚴穆所在的展位是數百家參展的綠色儲能公司其中之一。
中國越來越多地轉向生產太陽能電池板、鋰電池和電動汽車等清潔能源產品。

「我認為中國公司正在引領整個儲能市場,包括創新能力、新技術、電池銷售、PCS(電力轉換系統)……幾乎所有方面。現在,我認為80%到90%的儲能設備都是在中國設計和製造的。」

從東莞驅車幾個小時,就能看到更多展現這一產業規模的跡象:目光所及之處,到處都是太陽能電池板。

中國去年的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超過了美國過去十年來的總和。這裡的大規模生產使成本降至去年的一半。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