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以軍專文:重返最初的撼動

2024-04-09 05:40

? 人氣

作者分享,撰書契機為想像面對一室對小說有憧憬的年輕人,類乎散談,促膝交心,回憶自己20出頭時。(資料照,劉怡馨攝)

作者分享,撰書契機為想像面對一室對小說有憧憬的年輕人,類乎散談,促膝交心,回憶自己20出頭時。(資料照,劉怡馨攝)

這本書的起心動念,是想像面對一室對小說有憧憬的年輕人,類乎散談,促膝交心,回憶我自己二十出頭時,懵懵懂懂,與世界像隔著煤污車窗玻璃,在毫無足夠經驗與教養的狀態,第一次讀到川端,第一次讀到夏目漱石,第一次讀到馬奎斯,第一次讀到杜斯妥也夫斯基,第一次讀到福克納,第一次讀到張愛玲……都只是他們小說中的其中一本,或一章節,對那時的我的內心,像是「世界被另一種次元,全部核爆、重置、拗扭成另一種物理概念」,像一顆原本空寂、貧乏的火星表面,突然被這些小說神人,帶來的漫天雷擊、大雨滂沱、烈焰滾淌、不可思議的極光,或之前完全沒有夢見過的森林繁複植株、禽鳥、獵食生物鏈、生滅的演劇……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對,我內心想,這本小書,這二十六講,並不是嚴謹的文學分析,它比較像「興」,興高采烈、意興遄飛的「興」。二十多歲的我,不知天高地厚,對這些小說,寫這些小說的名字,他們該置放在二十世紀,這麼劇烈的人類心靈「摧毀與捏癟」,應是嗚咽哀嚎,卻能在「小說」這一奇異結構中,像蚌貝吐沙,某種耽美、強光之行為,某種人類之卑微或可愛的「原因全藏在其中」,或要經過自己人生後來二、三十年的補課(永遠不夠),才略能體會這些小說,背後的所謂大歷史,二十世紀文明經歷了什麼超乎個人的重大噩夢,在歐洲、在拉丁美洲、在東亞、在印度、在俄羅斯,張愛玲的父母、杜斯妥也夫斯基本人、川端或三島、沈從文、年輕狼狽的馬奎斯、在勞工保險局安靜上班的卡夫卡,他們各自在各自的「惘惘的威脅」,在那眼瞳之玻璃窗外或內,折射了什麼怪異、不可思議、瑰麗或恐怖的風景?

二十多歲時的我,素面相見,那麼無知,那麼幸運,距離不過兩、三年前,完全和侯孝賢《童年往事》、楊德昌《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那麼同質感的,八○年代台北小混混、青少年之間鬥毆,或教官廣播從天而降到訓導處報到,那個猶像黑白片將要過渡到彩色電影(不,之後更快速的動畫技術介入,從靜態畫面中插進一會四面八方竄炸的,各種蒙太奇、各種外掛的海量訊息,各種「聲音與憤怒」),那時那麼貧乏的我,如何像阿里巴巴打開藏寶洞,那眼瞎目盲的「二十世紀小說之光」。

我想在這年紀,回憶二十出頭,在陽明山小宿舍中,不同的,在不同的小說,初遇那種「最初的撼動」,真的,我曾多次提過,當年在山中溪邊宿舍,讀了太宰治的《人間失格》,那個心靈維度根本喫不住那全面撲襲的絕望、美、深哀,或什麼沒有人在旁指導我,那小說的玻璃突棘像一尾活物鑽進我腦袋,我完全馴伏不了,當時外面滂沱大雨,我跑去山中狂走,久久無法平息,後來想從褲袋拿出癟掉的菸袋,拿根菸來抽,發現紙菸全泡爛了。

更深邃的,必須更延伸,要更長時間去體會的,譬如《紅樓夢》,譬如真正做足功課,才再次、三次、四次,重讀的卡夫卡,或《追憶逝水年華》,或其他一些重型長篇,都不在這本小書因力有未逮,無法整理出恰適之篇幅以交代,「那之後還必須、還會有的」,如果真的把小說當朝聖之途,當作抵達之謎,當作永無止境的仆倒,再奮志爬起這本小書中的二十六講,應該是我的最初時刻,被某幾個小說的強光照眼、被驚異與著魔的,「眼瞳變成銀幣般」,那個與或能代表九○年代我這輩,在這東亞小島上,極幸運、奢侈,某種高溫噴焰割開的窺孔或觀測窗洞。

我好像在召喚二十多歲時,讀著那些小說的,年輕的自己,跟想像中現在的二十多歲年輕人,「說情」嗎?「搏涎」嗎?像滿頭白髮的鑑定老師傳,拿著幾只小破瓷器標本,諄諄相勸,「那許多眼花撩亂、快速交易的,是膺品,是假貨啊」?

渾欲不勝簪。年輕時的我,應無法想像,後來加諸在我身上,「與小說這件事完全無關」的許多事,但回頭靜默想,張愛玲、川端、大江、波拉尼奧、拉美那些小說天才、昆德拉、然後老杜,沒有一個,年輕時我們抓耳撓腮,讀得宇宙破開次元,幾重天外重建人類夢想之境的這些小說家,沒有一人是「無痛分娩」的。有點像那些古老的神話,後來又被好萊塢大型製作所喜的,譬如《魔戒》,譬如《達文西密碼》,簡化了的,更帶著資本主義光芒的,但其實那是真實的。每一篇頂級的小說,就像咒印之盒,年輕時你打開它,細細咀嚼那些奇妙列陣的字句、造境,進入你的大腦,長出所謂靈魂,你被那強曝光改變了,也許用那已經和原本站在人群中的那個自己,不一樣了。然後用這「被卡夫卡、杜斯妥也夫斯基、昆德拉、張愛玲,魯西迪們,灼燒過了的眼睛」,繼續承接、觀看、沉思,後來的這個世界。

我是這麼想的。

《如何抵達人心》書封。(麥田出版提供)
《如何抵達人心》書封。(麥田出版提供)

*作者為知名作家,得獎無數。本文選自作者新作《如何抵達人心,如何為愛畫刻度:駱以軍的文學啟蒙小說26講》(麥田出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