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啓聖觀點:國會龍頭產生─兩個黨中央成形?

2024-02-07 06:40

? 人氣

這是不得不爾的情勢使然。特別是此次總統大選,朱立倫違反黨章,執意徵召;又拉進無黨籍郭台銘參與民調,治絲益棼;力促「藍白合」及終不可得。最後關頭,以權位為餌,請出韓國瑜與趙少康,才使侯友宜民調由墊底勉力爬升為老二。而選前宣稱「扛起一切責任」的朱立倫,在選後卻堅拒為敗選辭職負責,使其原就脆弱的領導威信危如累卵,以致連韓國瑜都無視朱立倫的存在,未予告知即逕自宣佈立院搭檔人選。迫使朱立倫使出傅崐萁突襲挑戰的「殺手鐧」,最後,以黨團總召作為「犒賞」,才使得這齣「歹戲」不至拖棚。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歹戲固然落幕,但全民觀後,原就對國民黨高層權貴政治鬥爭的反感益復積累堆疊。其中,「配角」賴士葆的退選,更是「劣幣驅逐良幣」令人深惡痛絕。不禁要問,這就是敗選後,經徹底反省、檢討、改革的「成績單」嗎?朱立倫再不覺悟奮起,「令不出主席辦公室」的日子,不會太遠。

在朱韓之間,傅崑萁會做如何取捨?取得總召大位的傅崑萁,雖然自2021年為朱立倫拿下黨主席開始,從此位居要津、參贊樞機,但在立法院基於現實考量,囿於政治實力,他必須向韓國瑜輸誠靠攏,拱手交出黨鞭任韓國瑜揮舞,進而形成「韓傅體制」,韓保持中立形象,由傅穿梭跑腿。

傅崑萁能夠藉由「炒股」,坑殺散戶,中飽私囊,他的「精算」未必遜於朱立倫。徐圖二年後接替侯友宜參選新北市長的傅崑萁,不可能算不出朱立倫明年九月下台後的黨中央人事佈局。以政治角力而論,韓國瑜主導的可能性最高,以王金平的前例,韓親自出馬參選,未嘗不可;既便考量輿論壓力、外界觀感,在2021年有趙少康主動爆料「韓國瑜推舉我選黨主席」的舊事;物換星移,舊事可以重提,推出「代理人」趙少康參選黨主席。那傅崐萁此時的調頭轉向,對屆時爭取新北市長提名,有絕大的助益。

若明年九月,真由趙少康出任國民黨主席,2028年以曾經參選總統的韓國瑜,以及曾經參選副總統的趙少康,組成「韓趙配」搭檔參選正副總統的可能性大增。否則,淡出政壇十八年,又翻江倒海近三年,經蟄伏四年的韓國瑜,只為求得龍頭帶金佩紫?風光上任的他,還有更風光的念想呢!

難怪,民進黨「萬年總召」柯建銘在國會議長之爭中,曾說這樣耐人尋味的一句「民進黨輸了也是贏!」這話除了針對院長選舉,柯總召是否也掐指算出四年後可能的「韓趙配」呢?他真那麼有把握「今日」輸了國會,「明日」贏得總統?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  何啟聖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