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紹煒專欄:各位「慣老闆」,準備掏錢或是關店

2023-11-01 06:20

? 人氣

餐飲業在薪資上最沒競爭力

產業、企業徵才找人,既要與同業競爭、更要與不同產業競爭,而很不幸的是:餐飲業恰恰是在薪資上最沒競爭力的產業之一。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如果以整體大分類來看,台灣的服務業薪資原本就是較工業、製造業低,這就是專家時常說的「服務業是造成低薪的元凶」。用去年的資料來看,服務業平均每人每月總薪資是56832元,低於工業的58972元、製造業的60451元。不過,這個數字其實還看不出餐飲業有多低薪,我們可以進一步看各細項分類的數據。

去年餐飲業的平均每人每月總薪資為35831元,在服務業的18項分類中居倒數第3名,只比社工服務、建築綠化服務高,而其工作又更辛苦、時間更長、工作環境不佳,套用消費者習慣用語:CP值極低。

行業薪資低的同時,又碰到製造業─主要是半導體產業的火熱,擴廠、徵人不斷,只要看台灣出口(大部份是製造業的商品、且以電子類科技產品為主)占GDP(國內生產毛額)的比重,從原本大概5成多增為7成左右,就知道天平是往那裡傾斜了。

景況持續惡化,業者面臨「不掏錢就關店」的困境

雖然陶認為給出不錯、甚至比業內高的薪資還找不到人,不過,其給出的待遇,基本上是立基於原有的業內待遇上。如果以行為經濟學的用詞來說,就是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康納曼提出的所謂「錨定效應」:過多地依賴所遇到的第一個信息或意識中的其他信息。如果跳脫原來的「錨定」數字,持續往上加,還會「缺工、找不到人手」嗎?

前瞻未來,諸多不利CP值低的服務業(如餐飲、住宿)徵才的趨勢不變,明顯往惡化方向走。不跳脫現在薪資水準的「錨定」數字,只願意拿出較現有行業高一點薪資的老闆,未來是會越來越難找到合格足量的人手,網友那句「沒有請不到的人,只有請不到的薪水」,是有一定的道理。

萬聖節的孩子們說:不給糖就搗蛋;未來慣老闆們面對的就是:不掏錢就關店。

喜歡這篇文章嗎?

呂紹煒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