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統雄觀點:用仇恨團結,因包容分裂─只能以透明競合而匯流

2023-11-01 06:40

? 人氣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右)、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左)出席國民黨、民眾黨政黨協商會議。(資料照,柯承惠攝)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右)、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左)出席國民黨、民眾黨政黨協商會議。(資料照,柯承惠攝)

朱立倫、柯文哲首次藍白協商的四點聲明,反映了臺灣民意存在「和平優先」的流向,卻仍沒提出匯流各道支流的方法。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潛藏的隱憂是侯友宜在國民黨內的團結數據不夠高,與對郭台銘這道支流的吸納沒有處理。這 2 項存在交互作用,其成因為政黨對「政治認同」與「政治制度」的操作,使得俗稱深綠的選民更團結,而深藍的選民則產生了「螺旋反向現象」式分裂。

本文作者在《侯柯郭要願賭服輸─從二階段初選到未來公辦初選》一文中已分析:第一、任何2支流的協商組合均有脆弱之虞。第二、要匯流3人,不可能期待有人「不賭就認輸」,必須要有3人都服氣的競合規則。

若韓國瑜誠意專心助攻,有可能促成競合規則,以及穩固競合的結果。

侯友宜缺深藍熟齡選民

對侯友宜在國民黨內的單一民調,其數字不一定正確,但整合多個沒有作假的坊間民調,經由「統合分析」仍可歸納出未達全黨滿意的程度。

本文作者經由網路內容「質的分析」,發現侯友宜缺的一塊就是俗稱深藍的選民、尤其是熟齡選民。

政治有3塊:「政治認同」、「政治制度」與「公共政策」。公共政策與日常民生關聯最密切,但在選舉中作用最小,臺美的選舉研究在40年前就已發現,若要以公共政策作為競選主軸是個「浪漫的憧憬」。選民感受主要來自候選人的「政治認同」與「政治制度」形象。

九二共識 ≒ 臺灣前途決議文

在「53237選民結構」中包括5種不同取向的「意識型態」「可變」「疏離」選民,對「政治認同」與「政治制度」有不同的認知方式。

兩岸特殊的認同與制度問題,在2000年前兩岸各黨的遠見與正派人士,已經提出了大約相同的解決方案,微言大義就是國民黨與共產黨合議的「九二共識」、而民進黨創黨元老的代黨綱《臺灣前途決議文》,更將此抽象概念作了具體解說。

《決議文》的結論句就是詮釋「政治認同」:

「從雙方在歷史上、文化上、血緣上的長遠關係出發,從地緣政治、區域穩定、經濟利益著眼,創造共生共榮、互信互利的美好前景。」

《決議文》開宗明義則是關於「政治制度」:

「憲法稱為中華民國,但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為現狀現實的陳述。

故兩岸歷史血緣文化相同,民族其實不需要認同,事實就是相同。當前必須加強合作交流,共進共榮。而制度的不同,為客觀現實,目前暫時擱置,未來兩岸人民自然會找到共同生活方式。

當時各方共識是:兩岸「認同相同」而「制度不同」。

把制度的不同-操作成認同的不同

然而人類本性不具備科學分類的理性抉擇,而是訴諸情緒的社會相信。

陳水扁2000年首任宣示的「四不一沒有」,還是《決議文》路線。但他 2004年發生信任危機後,發現將兩岸「制度的不同,操作成認同的不同」,可以產生動員的最大力量。

精於帝王術的蔡英文在2016年後更登峰造極,把民進黨元老逐步踢出,將《決議文》原始理念的「和中」扭轉成反中、抗中,把《決議文》中的兩岸同一民族,突變成敵國,甚至不時放出「備戰」的風向球,而選舉中「仇恨」與「恐懼」是外在形成壓力性團結的最大力量,果然「用仇恨來團結」達成效果。

把認同的相同-混淆為制度的相同

國民黨顯然沒有用知識的方法認識與應對這個演變,深藍群眾被民進黨反向帶動,開始形成「認同的相同,混淆為制度的相同」。

由於蔡英文的操作是以民族歧視、省籍差異為著力點,使得深藍群眾中占高比例的外省第二代產生焦慮感,再衍生為對省籍的敏感與懷疑。

去年俄烏戰爭發生,根據網路內容分析發現,很多熟齡者仍有戰爭印象,易將俄烏戰爭「心理投射」到「無法完全排除的兩岸戰爭」,而延申出各種焦慮與偏激態度。突然爆發出大量反美、支俄、甚至反自由民主制度的貼文。

「螺旋反向現象」憂鬱症

這就是「螺旋反向現象」憂鬱症:「支持自由→反蔡獨裁→潛意識仍為人治主義而不求同存異→無力面對被騙但團結的較小群體→期待大陸→反美→支俄→支持獨裁→反自由」。

尤其「不求同存異→無力感→期待大陸」是憂鬱症核心來源。

很多熟齡深藍者帶著「訓政時期民主的經驗與特徵」,亦即個人小事要求自由,但國家大事仍期待山頭領導,存在一定非誰不可,寧人治、非法治的觀念。

這些人對蔡英文的治理不滿,各山頭不能整合,自己不能解決黑派治國的事實,就期待大陸解決。連帶把大陸的朋友認為朋友,大陸的敵人認為敵人。其實大陸并不支俄,對美是競爭升高而尚未存亡對決。自己產生焦慮、情緒、意氣,最偏激者甚至還期待由大陸來解決蔡英文問題。

偏藍群眾過去較文明,原來傾向自由主義,也不會贊成侵略。但在認同與制度的混亂下,變成反向支持獨裁者,反自由民主。

這是矛盾但常見的人類取用行為,也與全球法西斯思想、亦即極端民族主義的復辟趨勢有關。

就政黨發展史,國民黨在族群包容與調適上,是相對發展最好的,但適逢國內外形勢,形成內在猜疑,出現「因包容而分裂」的嫌隙,侯友宜可謂受到池魚之殃。

民衆黨由臺籍柯文哲創黨,高喊「兩岸一家親」雖是舊調重彈的已知解藥,而能被可變者認為比較務實。

盼郭台銘匯流

選戰如果只比意識型態,當前民意結構固定,泛綠大於泛藍、也大於單獨可變群,一定導致賴清德躺著當選。

在「和平優先」3支流裡,深藍意識型態者的取向首選還是郭台銘。郭台銘不可能帶走這類型全部選民,但影響也不可小覷。

國民黨最大的失誤,就是初選不夠透明,不僅郭台銘不服氣,換做別人也不服氣。

本文作者在《侯柯郭要願賭服輸─從二階段初選到未來公辦初選》一文詳細報告了2004年選舉過程,實證資料顯示,在選前「深藍+淺藍+部分可變群」的「連宋合」,也僅有極脆弱的領先。

今年沒有實證資料,而就歷史資料的「概念模型」觀察,今年若再減掉部分深藍,有可能比2004 還強嗎?

不可能期待「不賭就認輸」

現在重新洗牌,我們可呼籲「願賭服輸」,但不可能期待有人「不賭就認輸」,必須要有3人都服氣的競合規則《侯柯郭要願賭服輸─從二階段初選到未來公辦初選》一文所建議的「二階段初選」應是相對較佳的方法。

第一階段全民調3選2。坊間民調的「標準套餐」做法,有可能誤導第一、二名;但只要各家民調沒有故意作假,樣本雖然不符隨機/等機率性,只要盡量達成分散性,綜合各家結果,較不可能誤導第三名。

第二階段採用盟友投票(或稱民主初選)。既然三支流都已認同是理想的結合,也通過了一般人認知的第一段考驗程序,第二階段交由真正關心聯盟、願意公開站出來登記的盟友決定,不是很合理嗎?而且藍白雙方原始提出的競賽構想也都實現了。

柯文哲的顧慮可最小化

針對盟友投票(或稱民主初選),柯文哲所提的顧慮皆存在。可分為2部分。第一、是時間與資源。第二、是非盟友混入投票。

如果採網路投票,「登記、公告、投票」其實更透明,時間還來得及。人力與技術絕對有。若是郭台銘加入了團隊競合,經費應該也沒有問題。

香港的在野聯盟已經實施過,證明可行,只須改善一些技術細節。

非盟友混入投票,理論上,網路處理程序可以做到檢舉程序,但時程會嚴重拖長,在此緊急時刻,將治絲益棼。

換個角度觀察,非盟友混入投票,較可能投給敵意較小的對象,對未來的改革,是否阻力可能較小?

三支流如能匯流,正如朱柯聲明的第一句:「共同進行台灣第三波民主改革。」名義雖有先後,實則波峰浪頭並進。

只有先不爭小節取得資格,未來才能有改善各種大小節的機會。

盼韓國瑜助攻「二階段初選」

本文作者在《侯柯郭要願賭服輸─從二階段初選到未來公辦初選》一文也詳細報告了2018年韓國瑜的選舉過程,實證資料顯示「選民結構」測量法的穩定正確度可達區里,果然預測韓國瑜贏。

而本文作者在2020年選前,也在《風傳媒》刊出《以集會與民調預測選舉,都有誤差》一文,對當時在廣場上、電視上聲勢正隆的韓國瑜,提出警告:結構并不樂觀。韓國瑜在「選民結構」上本來就落後,但落後幅度之大,與郭粉的投票行為不無關係。

韓國瑜這次如果誠意專心助攻,是極少數能夠促成「二階段初選」者之一。

對前述「深藍焦慮群眾」而言,韓國瑜其實比郭台銘的吸引力還略高一點。

這次韓國瑜和郭台銘,如果能夠誠心各自負責擔任「擡轎者」、與「願賭服輸準備坐轎者」的角色,這種「江湖一笑泯恩仇」的氛圍,會更凝聚深藍意識型態者,對侯友宜的結構缺憾,有望落實補強。

對「意識型態」取向選民,候選人說什麼、做什麼,其實都不太重要。

對「可變群/搖擺群」取向選民,候選人的身體語言很重要!候選人如果透透明明接受競合考驗,坦坦然然迎接競合結果,誠心誠意遵守匯流後角色,會被這些人青睞。

選舉是「時勢造英雄」-英雄是先看到時勢

要勝選,意識型態票與可變票均不可缺。

選舉是「時勢造英雄」,不是「英雄造時勢」,是結構決定論,不是密室協商論。

時勢與英雄的關係是:英雄知道時勢在哪裏,所以先站到最適合自己的勢頭前面去,不論是坐轎的勢頭、或是擡轎的勢頭,最後結果看起來,就像英雄造了時勢。

*作者為臺灣選舉民意調查首創人,大學退休教師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