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華志觀點:從雞蛋之亂到雞蛋羅生門─典型的台灣故事

2023-09-18 06:40

? 人氣

「禽流感通常是冬天的疾病,夏天有機會杜絕。但自從2021年初,禽流感在台灣就持續的流行。如果台灣畜雞業不提升衛生品質,恐怕以後也會這樣。」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彼得是畜雞業自動化器材的進口商。他說比起歐洲,台灣的蛋場人多,設備老,衛生環境也普遍欠佳。

「在德國一個快要一百萬隻雞的蛋場只需要五個人管理。比較小的台灣蛋場都可能會需要30個員工,普遍是東南亞來的外勞,常常跟蛋農老闆連溝通上都有問題。」

人少不只是為了省工。事實上員工的個人衛生是禽流感可能散播的大缺口。彼得說他工作時一天需要洗四個澡。

在台灣不是沒有蛋農有心升級成為更衛生和有效率的蛋場,可是整體的蛋買賣系統讓投資這件事很沒有賺頭。

「在台灣每個蛋場都會分配到一天能生產多少蛋的配額。他們變得更有效率也不能夠賣比較多蛋,於是升級的動力就沒有了。」

「我跟台灣農業部(之前農委會)的官員已經有多年常接觸了。他們在學術上都有很不錯的知識,但是都是理論上的。他們可以跟我大談inovovaccination(卵內注射疫苗),可是他們做都都是1950年代那一套。」

「基本上,問題最終的源頭是政府干擾蛋的生產和銷售太多了。這也導致了蛋農不得不成立同業聯盟抗衡。這一來一往讓貪腐有很大的空間。」

因為台灣的政府有蛋價平穩和保護小蛋農等考量,導致需要頻頻插手蛋市。這導致台灣蛋價過低於成本。在無法回本的狀況下蛋農減少了蛋雞的數量。等到蛋荒出現,農業部就被迫出手。

「一開始他們是用貼補的方式鼓勵蛋農多生產,但是這種措施需要比較久的時間才看到效果。當農業部發現靠補貼促進台灣雞蛋增加生產根本來不及的時候,他們才趕快停掉補貼,開放雞蛋進口。我不知道這是特定圖利或是很簡單的管理不善,但結果是台灣付的價格太高了,過程也折磨了台灣蛋農。」

20230916-農業部公布專案進口雞蛋流向。 (取自農業部直播)
農業部公布專案進口雞蛋流向。 (取自農業部直播)

經濟學家觀點:政府插手穩定蛋價,違背經濟學最基本原理

「台灣經濟四百年」的作家和台大經濟學教授吳聰敏跟彼得的看法是一樣的,政府要解決蛋的問題一勞永逸的方法就是:少插手。

「這絕對是經濟學最基本的道理。不要怪什麼黑心商人藏蛋。讓價格上來,供需就會平衡。把價格壓抑,蛋農就不會想要投資生產。」

蛋價上漲為什麼被政府視為洪水猛獸?也許是在野黨猛追狂打價格的一絲絲飄動。在其他國家,比如說美國,蛋價波動到一倍以上是會發生的事,也沒有人會要求政府出手干擾蛋市。

更嚴重的是,吳教授懷疑執政團隊到底對經濟學有沒有足夠的了解。「價格控制是不能解決問題的。我真的不知道他們懂不懂?」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