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心屏專文:蕭菊貞─南方鐵道一趟不寂寞的旅程

2023-08-18 05:50

? 人氣

「拍紀錄片的過程像苦行僧在人世間行走,看到不同的生命樣態,當他們願意敞開讓你走入,並分享他們生命的時候,就像閱讀他的生命,你要去同理他的困難和各種挑戰、分享他的喜悅,那是很珍貴的。我的一生原本僅扮演蕭菊貞的角色,但因為拍紀錄片,我會明白司機員的工作,知道他們承受的壓力,我也拍過政治受難者、老榮民、球員…,每一次拍都全然投入,去理解他們。我好像多活過了好幾種人生,所以我回答那位記者的答案是很認真的。」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蕭菊貞希望《南方,寂寞鐵道》像一趟旅程,從認識這條鐵道和車站開始,認識人、走入時光隧道認識歷史,最後回到情感。「這會是一趟情感飽滿的旅程。」

《南方,寂寞鐵道》片中動人的還包括鐵道工作者一生懸命的職人精神。(圖:上善醫文化工作室提供)
《南方,寂寞鐵道》片中動人的還包括鐵道工作者一生懸命的職人精神。(圖:上善醫文化工作室提供)

談起後製剪輯長達7、8個月,蕭菊貞笑說很可怕,剪接師最討厭導演這個想要、那個也想要,也會有人不停跟她說,進電影院這麼長沒有人要看,所以必須做出選擇。「我很喜歡用『廚師』來形容導演的功課,採買了很多食材回來,不能把所有食材都塞給食客吃,過程中必須選擇,得認識食材特色,搭起來會成為什麼口味?選擇食材後也必須決定是紅燒、清燉,還是麻辣?如何彙整與梳理,是敘事的挑戰。」

曾經在一場映後座談,當眾人圍上來要蕭菊貞簽名時,她瞥見一位戴著口罩的婦人,始終站在角落掉眼淚,她上前問候時,對方謝謝她幫台灣歷史留下紀錄、給鐵道家屬帶來安慰。原來婦人的先生在幾年前的一場寒流中,在七堵站執勤時中風倒下,婦人到電影院前特地跟病榻上的先生說,今天要來看一部「你們的故事」。

「有些被拍到的人會跑來相認,你看看生命多奇妙、因緣多奇妙,很多人會跟我分享他們的鐵道故事和記憶,這些人原本素昧平生,能因為這部片而有這樣的連結,很溫暖。」

當我看完這部電影,的確感覺溫暖。從6月9日上映至今,蕭菊貞笑說,6月有閃電俠、變形金剛和蜘蛛人,中間經過不可能的任務,現在身邊好友是芭比海默,一部紀錄片能走這麼久不容易,但仍希望被更多看見。

同一時間,《南方,寂寞鐵道》有一個小老弟也同時誕生–拍池上農民的《稻浪上的夢想家》,另外蕭菊貞也正在拍一部台灣科技歷史。「有哪個地方能像台灣這麼特殊的存在?我們能成為現在的我們,一個地區、一個國家、一群人,這麼小的島可以孕育出如此豐富的文化、經歷如此複雜的歷史,現在又成為全球矚目焦點,因為它繼續複雜;我們都應該理解這裡發生過什麼事。台灣經歷過戒嚴,那時很難有民間書寫,尤其六七零年代,整個大時代的轉變,有很多東西被過度簡化,沒有被整理,好好留下來,現在不整理,要拿什麼交給未來的年輕人?」

九十八公里長的南迴鐵路,沿途的山海景色與自然作物隨著列車移動而變化。圖為電氣化前由鐵道迷拍攝的大景。(圖:何駿逸提供)
九十八公里長的南迴鐵路,沿途的山海景色與自然作物隨著列車移動而變化。圖為電氣化前由鐵道迷拍攝的大景。(圖:何駿逸提供)

拍紀錄片已經成為蕭菊貞的使命。即便尋求贊助不易,她說:「想太多就算計太多做不下去,不做就沒了,還能做就再做一點…」

「希望大家能多支持紀錄片創作!紀錄片其實是很精彩的!」

冒著蒸氣的復古火車吸引許多民眾拍照留念。(圖:上善醫文化工作室提供)
始終鍾情於紀錄片的導演蕭菊貞,到趙心屏的podcast節目談她花了六年時間完成的《南方,寂寞鐵道》。(圖:作者提供)

聆聽趙心屏《人生從此不一樣》podcast專訪蕭菊貞(約46分鐘)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前台視、東森主播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