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光涉弊
20171031-SMG0035-快訊小紅條兒

中國太空夢》想建立SpaceX的競爭對手 官方挺民營公司搶進航太市場

2023-08-04 09:00

? 人氣

美國太空探索公司SpaceX。(資料照,AP)
美國太空探索公司SpaceX。(資料照,AP)

反觀美國2020至2021年間,95架發射的火箭全屬民營公司。2023年中國商業航天發展大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對衛星產業的投資,在整個對航太產業的投資中約占22%,而火箭領域的投資約占32%。由於火箭製造的研發周期較長,相當依賴融資。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中國投資機構「華創資本」(China Growth Capital)投資人熊偉銘(音譯,Xiong Weiming)告訴《財新國際》,中國太空產業需要有民營公司,尤其是與美國競爭,而中國太空產業的成長被視為民營公司的發展機會。中國民營太空產業在2018年蓬勃發展,至少15家公司公開17筆融資。

這些融資中,有6筆超過人民幣1億元,全部募資總額逾人民幣20億元。不過在COVID-19疫情期間,對民營太空公司的投資減少,想要上市的企業進展有限。中國鼎暉投資(CDH Investments)1名長期投資民營太空公司的投資人坦言,整個產業因收益不足,面臨過度高估和後續融資困難的情況。

2030年達成「國網」目標

報導稱,目前民營遙感探測衛星公司中,只有長光衛星的發展相對順利,且尚無任何民營公司上市。鼎暉投資合夥人劉尚(音譯,Liu Shang)認為,在經歷一段投資熱潮後,民營太空產業要進入冷卻期,讓公司有時間分配投資與提升技術。

美國太空探索公司SpaceX發射衛星。(資料照,AP)
美國太空探索公司SpaceX發射衛星。(資料照,AP)

銀河航天副總經理劉暢(音譯,Liu Chang)向《財新國際》表示,目前全世界軌道上約逾7000顆衛星,其中僅約700顆屬於中國,這凸顯中國仍有很大的差距,也是很大的機會。2020年4月,中國把衛星網路納入建設新的通訊網絡基礎設施計畫。

中國2020年9月向國際電信聯盟(ITU)提出「中國(國網)星網」計畫,即由12992顆衛星組成星座,預計2023年完成首顆衛星發射,並於2030年達到300顆衛星組成的網絡目標。另外,中國衛星網絡集團(SatNet)於2021年4月成立,協調及開發中國的衛星網路。

2023年2月,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把衛星網路設備列入網路進入許可,以發展低軌衛星網絡。《財新國際》稱,中國衛星網絡集團的標案中,有許多民營公司進入名單,而銀河航天以企業代表身分取得一項合約。《財新國際》直言,在明確政策指引下,許多太空產業公司認為,國網計畫能給民營火箭公司機會。

藍箭航天7月12日在中國甘肅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讓使用液氧和甲烷為推進劑的火箭「朱雀二號」(Zhuque-2)發射至設定軌道,這也是全球首個成功發射的液氧甲烷火箭。藍箭航天董事長張昌武說,若朱雀二號火箭1年內第3次的發射也成功,隔年就能開始向市場提供3、4艘火箭。

2023年5月29日,中國的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準備執行神舟16號航天器的發射任務。(美聯社)
2023年5月29日,中國的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準備執行神舟16號航天器的發射任務。(美聯社)

增加發射場為優先要務

2015年成立的藍箭航天在2022年12月首次進行朱雀二號火箭發射,卻是失敗收場,因此這次發射至關重要。《財新國際》稱,固體火箭推進劑相對容易建造,是民營太空公司與新創公司首選,而固態燃料火箭這樣的成熟技術提供安全、穩定道路,液態燃料火箭則高風險,也測試公司的財務能力。

不過液態推進劑火箭在成本、燃料消耗及可重用性方面具有優勢,成為可重複使用火箭的首選。大部分液態燃料火箭使用煤油或甲烷。《財新國際》引述太空科學家說法指出,液氧甲烷火箭的碳含量低,在考量溫室氣體問題下,因此受到偏好,且甲烷火箭有在地球以外環境製造的潛力。

然而,民營公司火箭公司面臨發射場短缺問題。《財新國際》提到,大部分民營公司的小型固體推進劑火箭可在水泥平台上發射,但大型液態燃料火箭依賴固定塔發射。2022年6月,中國決定在海南為民營公司建造發射場,預計2023年完工,並於2024年第二季正式啟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也在擴建發射區。

喜歡這篇文章嗎?

簡恒宇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