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裂縫仍在 南越遺民爭取歷史定位

2015-04-30 17:50

? 人氣

越戰結束40年,南越老兵劉庭兆也走過40年坎坷,與父母親的恩怨情結早已畫下句點。

越戰結束40年,南越老兵劉庭兆也走過40年坎坷,與父母親的恩怨情結早已畫下句點。

40年前,在南越(越南共和國)就讀法律學校的學生劉庭兆(Luu Dinh Trieu,音)被迫投筆從戎,上了戰場。命運如此難捉摸,劉庭兆並不曉得,他對抗的不僅僅是北越共產黨的軍隊,更是他的親生父親。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1954年《日內瓦和平協議》讓越南北部脫離法國殖民統治,南北越以北緯17度線分治,劉庭兆的父母毅然離開位於西貢(Saigon,今胡志明市)近郊的家,到北越追隨共產黨。那年,劉庭兆1歲,與姐姐一同由祖母撫養長大。隨後,南、北越陷入了對立局面,在南越的祖母告誡姊弟倆,必須向外人說父母已死;然而北越的劉氏夫婦早已成為共產黨內的高階幹部。一家4口相隔兩地,在歷史洪流裡展開了波折離奇的一生。

劉庭兆在1972年受南越政府徵召入伍,19歲的他迫於無奈拿起槍桿子。當時拒絕從軍只有兩種下場,進牢或是直接被送往最前線,後者無疑是死亡宣告。入伍後,劉庭兆的任務是清剿南越內部的共產黨叛亂分子,英勇的表現和身上的大小傷使他獲得無數勳章,從大兵一路升到陸軍少尉。

北緯17度 國與家的分裂

「當時南越從軍的學生都不想要參戰,我們設法在戰場上受些輕傷,希望可以就此除役。」現居胡志明市的劉庭兆表示。1972年的南北越社會,就像血親分隔兩地的趙家,承受著分離與被迫對立的痛苦。

國際社會熟知的越戰,在越南被稱為美國戰爭(American War),止於1975年4月30日美軍撤出南越首都西貢。南越人民陷入恐慌,害怕共產黨入主後會以血腥手段整肅異己。富人們紛紛搶搭美軍的直升機逃離家鄉;而數以萬計的南越人在接下來幾年展開流亡的旅途,幸運者成功到達美國落腳,也有許多人客死異域。

當劉庭兆聽聞北越大軍已兵臨城下,友人勸他一同離開越南,但他不想逃離家鄉,他也一直冀望著實現家人團圓的夢。「經歷21年的分離,我願意受一切苦難折磨只要能再見父母一面。」劉庭兆表示。

戰後第一步:勞改營

終戰2個星期後,趙家終於團圓了。但劉庭兆萬萬沒想到,父親已是共產黨宣傳機構的高官,而雙親最不願見到的,是1個曾為南越軍方效力的兒子。劉庭兆回憶,「當時,他們非常沮喪,我媽在知道我當過南越陸軍少尉之後,哭了1個星期。」

父親告訴劉庭兆,他必須認真讀書,才能再次開啟人生新頁。幾天後,劉庭兆就被送往了勞動改造營。

南北越統一後,共產黨把曾效力於南越政府的軍官或是與美國有關係的人通通送進勞改營,灌輸他們馬克斯思想,強迫他們從事艱苦的勞力工作,卻不提供充足的食物和醫療照護。待過勞改營的人皆表示,他們曾被凌虐,無法與與家人聯絡,甚者長達數年。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