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劍虹觀點:扒開警總的廬山真面目—《臺灣警總》書評

2023-05-21 07:20

? 人氣

但我們又確實無法否認,「警總」在50年代到70年代這段時間,為了配合政府肅清匪諜的政策,還有捲入政府內部的派系鬥爭,甚至於拼個人業績等總總原因而迫害忠良。對於這些臭不可聞的黑暗歷史,郭冠佑同樣在這本書裡娓娓道來,並且對一些人們所習以為常的論點提出了質疑,是筆者認為最引人入勝之處。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1959年,與蔣中正一起巡視空軍官校的彭孟緝,其實稱不上白色恐怖的元兇。(作者提供,取自國史館)
1959年,與蔣中正一起巡視空軍官校的彭孟緝,其實稱不上白色恐怖的元兇。(作者提供,取自國史館)

為彭孟緝說公道話

提到「警總」最有名的戰犯,大家首先提到的是在「二二八事件」時兼任台灣省行政長官與第一任警備總司令的陳儀。不過因為陳儀在1949年試圖投共,結果卻遭到義子湯恩伯將軍出賣,最後遭蔣中正下令處決於馬場町的關係,他算是某種程度上得到了應有的「報應」。所以最讓台灣人恨得牙癢癢的戰犯,恐怕還是第二任與第四任的「警總」頭子彭孟緝將軍。

而彭孟緝的罪行當中,最讓台灣人痛恨的罪行莫過於在「二二八事件」時派兵鎮壓包圍高雄要塞的民眾,可事實上當時的彭孟緝職務並非警備總司令而是高雄要塞司令。他最引人非議的行為,反而其實跟警總沒有什麼關係。而且相對於其他歷任的警備總司令,彭孟緝其實是反省比較多的,至少在晚年回顧「二二八事件」的時候,他坦承政府是有處理失當的。

當今許多深藍人士提到「二二八事件」,為了彰顯當年政府鎮壓民變的正當性,又不想得罪中共,故意製造日本人煽動台灣「皇民」起來造反毆打外省人的謠言。倒是彭孟緝本人,在升任警備總司令後就對「二二八事件」的背景作了詳細的調查,最後的結論是沒有日本人參與的跡象,倒是有共產黨在背後煽動民變。

凡是對彭孟緝報告有所瞭解的人,相信未來不會再用所謂「皇民造反論」來緩頰國民政府對「二二八事件」的鎮壓,因為那事實上從頭到尾就是國共內戰的重要一環。國軍因為抽調了整編第21師來台灣.導致後來張靈甫對山東還有胡宗南對陝北的進攻都遭遇失敗。縱然並非所有死在「二二八」的台灣人都是匪諜,但中共還是利用了台灣事變為內戰的勝利打下基礎。

國共內戰的兵敗如山倒,令蔣中正在1949年1月5日指派親信陳誠接替立場溫和的魏道明出任台灣省政府主席,然後由第二任「警總」總司令彭孟緝出山擔任首任的台灣省保安司令。這段時間彭孟緝一邊以霹靂手段對付匪諜,一邊則透過以往在軍中的人脈招募人才,壯大台灣省保安司令部的影響力,直到政府順利遷徙到台灣後才在1949年12月20日功成身退。

吳國楨恐怕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民主。(作者提供)
吳國楨恐怕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民主。(作者提供)

不民主的「民主先生」

從保衛台灣免於赤化的角度來看,轉型為保安司令部的「警總」確實有不可抹煞的貢獻,他們積極與軍方的保密局配合,破獲瓦解了無數中共台灣省工作委員會潛伏在島內的組織。若沒有他們的努力,包括鎮壓反革命、反右運動以及文化大革命等發生在大陸的政治運動都可能發生在台灣,後果實在是不堪設想。

喜歡這篇文章嗎?

許劍虹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