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今天吃魚了嗎?從小愛魚的水產專家黃之暘,把漁市、臉書都變成他的教室

2022-11-18 07:20

? 人氣

「魚在華人心目中是美好豐足的象徵」,每逢喜慶年節,我們的餐桌上必定有全魚,有時還把魚剖開攤平,變成「雙魚」,喜上加喜。可惜因為家長過度保護、怕孩子吃到魚刺,或是三餐多外食、魚鮮選擇過少,加上追逐CP值或僅為打卡標記的失衡飲食態度,都讓吃魚的文化底蘊日漸式微。

至產地參觀水產上岸,可增進對漁業季節性的瞭解(上下游資料照)
至產地參觀水產上岸,可增進對漁業季節性的瞭解(上下游資料照)

臉書社團推食魚文化,閱眾多元互動佳

自己深愛的水產如此被辜負,該怎麼辦?「推動食魚文化」是他的解方之一。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養殖與食魚文化」原是黃之暘為學生提供補充或延伸教材的臉書社團,沒想到吸引許多主婦、主廚、魚販駐足。既然閱眾多,黃之暘也寫得勤,平均兩天發表一文,甚至曾連續300天發文,每天介紹一種魚,可見我們的海鮮物種多麼豐沛。

為了發文推廣海鮮,黃之暘的「選題雷達」隨時都在運轉。舉例來說,他在崁仔頂拍到鮪魚的血合肉時,就想好在臉書介紹「佃煮血合肉」。「血合肉」是指魚類血管密集的肌肉,在紅肉或洄游魚類最是明顯,因為顏色相對較深、保鮮不易且氣味鮮明,也被稱為黑肉或臭肉。「把這些資訊提供給消費者,他們若想吃吃看,會要求店家進貨」,如此一來,血合肉的價格就能提升。

有趣的是,黃之暘發表臉文後,有時候主婦留言提問,先回答的人是廚師,補充資料的是魚販,各種有趣的資訊融合,「但受益最多的人是我」,他笑得開心。

師傅正在修整旗魚,切下體側的血合肉。(照片提供/黃之暘,圖片來源:上下游新聞市集)

下雜魚變現金 漁民就能少出海

找出下雜魚的價值,是黃之暘另一個著力處。

捕獲櫻花蝦的拖網漁法往往混獲許多下雜魚,以燈籠魚為例,雖然鮮美可口,但因為價格低,過去多半和其他下雜魚一起打成魚粉當飼料,對漁民收入幫助不大。「不過從資源的觀點來看,牠們應該有更好的利用」,黃之暘分析,除了櫻花蝦的收入外,若每趟次混獲的燈籠魚也可以變現,漁民就能少出海、賺更多,也保護了海洋資源。

當消費者只識「東港三寶」,下雜魚自然沒有生存空間,但透過黃之暘等人的努力,下雜魚將華麗轉身,變成有價值的水產品,除可在東港酥炸一盤品嚐,也可開發為類似日本的「地魚」或「鄉土料理」,結合在地觀光與產業體驗。

燈籠魚常常被歸類為下雜魚,但是酥炸後相當可口(照片提供/黃之暘,圖片來源:上下游新聞市集)
燈籠魚常常被歸類為下雜魚,但是酥炸後相當可口(照片提供/黃之暘,圖片來源:上下游新聞市集)

提倡「賴活不如好死」的動物福利

台灣人吃水果要在欉紅、吃牛排要熟成,唯獨吃魚有「活的才鮮」的錯覺。黃之暘表示,「蛋白質未經時間跟酵素水解成胺基酸前,其實嘗不到鮮味」,藉由人道方式讓水生動物瞬間死亡,鮮美更勝「現撈」。

黃之暘強調,談水生動物福利並不是要大家吃素,而是追求一種「對魚好,對我們更好」的完美。餐廳為供應活魚需準備循環冷卻水缸,除了用電成本會加在消費金額外,魚鮮在水缸中日漸羸弱,不見得美味,「真的不必糾結在『非吃活魚』的癥結上」。

「賴活不如好死」是一種對水產的疼惜,也是黃之暘提倡的食魚智慧。他將繼續以感性與知性的論述,彰顯台灣海鮮文化,陪伴台灣建立海島的氣度。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上下游新聞市集,未經同意不得轉載。

撰文/楊語芸

責任編輯/周岐原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