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裴多菲:《兄弟行》選摘(2)

2018-06-27 05:10

? 人氣

殷夫檔案
殷夫檔案

尋找裴多菲的最後行蹤

 一九九六年八月二十二日,我陪同郝柏村先生,抵達匈牙利的首都布達佩斯。次日,即金門砲戰三十八周年紀念日,我們來到民族宮,懷想裴多菲當年的起義,並在他的銅像前留影。我買到他的畫像和紀念幣,連同古今交疊的足跡,稍解多年的懸想。可惜的是,當時不知還有一座裴多菲文學博物館,可以滿足我的諸多願望。同時,關於裴多菲之死的爭議已經爆發,我身在匈牙利,卻無由知曉,可謂孤陋寡聞。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一八四八年,歐洲各國先後爆發革命,匈牙利也不例外。三月十五日,裴多菲在民族宮前舉事,成為領導人。同年秋天,奧地利進攻獨立未久的匈牙利,裴多菲自然繼續戰鬥。一八四九年初,他擔任貝姆將軍的副官。該年夏天,俄國和奧地利的聯軍來犯。七月三十一日,他投身瑟什堡戰役,從此沒有回來,時年二十六歲。

裴多菲究竟死於沙場,還是淪為俘虜,爭議始終不斷。一百多年來,大部分 的文字都說他為國捐軀,匈牙利更早已奉他為民族英雄,但質疑的聲音亦不絕如縷。畢竟,烈士之死與未死差別太大,牽動太廣,要為歷史翻案,就必須提出有力的證據。

一九八九年八月三日,也就是裴多菲上戰場後一百四十年,《路透社》報導,由匈牙利企業家莫瓦伊資助的考察團,上個月在蘇聯西伯利亞的巴爾古津公墓裏,找到裴多菲的遺骨。消息一出,不但匈牙利舉國譁然,而且全歐震動。這個由美國、蘇聯、匈牙利人類學家組成的二十人考察團指出,裴多菲在一八四九年被沙俄俘虜,解送西伯利亞,在那裏定居,娶妻生子。一八五六年,他死於血毒症,得年三十三歲。

一九九一年六月一日至三十日,前述裴多菲詩選的譯者興萬生,專程來到匈牙利,造訪裴多菲文學博物館,請教許多專家。彼等表示,這純粹是一場鬧劇,經人類學家和生物學家共同鑑定,挖掘出來的骸骨,從骨盆判斷,不是男性,而是女性。「一場鬧劇終於落下了幕」,興萬生如是說。這不但是他的願望,全世界億萬個裴多菲的讀者,想必人同此心。

不過,即使是歷史的塵埃,多年後仍然尚未落定。不久以前,文壇前輩張放先生,賜我一份資料,題為〈裴多菲之謎〉,載於一九九九年二月八日的《人民日報》,作者為黃尚英。該文進一步說明,一九八九年七月十七日,國際考察團宣布,不但找到裴多菲之墓,並確認墓中有骨灰盒。從骸骨到骨灰盒,一樣的挖掘,兩樣的說法,何者才是定論?

這篇後出的報導,謂裴多菲被俘到西伯利亞,隨遇而安,後來與當地郵局局長的女兒結婚,並當上赤塔的警長,其孫為沙俄的騎兵隊中校。裴多菲死後,墓上的十字架刻有ASP字樣,即亞歷山大‧山道爾‧彼得羅維奇的縮寫。一九九六年四月六日,斯洛伐克的《共和國報》指出,裴多菲其實是斯洛伐克人,其祖父和父母皆然,姓彼得羅維奇,一八二○年前後南遷匈牙利。裴多菲出道後,遵照官方的民族同化政策,將姓名亞歷山大‧彼得羅維奇,改為山道爾‧裴多菲。被俘後,他重新起用原名,直到死去。

這是真的嗎?歷史學家強調「孤證不舉」,而此處的證據似乎不止一端,令人難以否認,卻又寧信非真。尋找裴多菲,最後獲得這樣的答案,教我數夜不得成眠。從少年到壯歲,我在裴多菲的詩歌中前行,並與岳飛的〈滿江紅〉輪流吟唱。裴多菲是不是岳飛?當然也很重要,但無論如何,這首〈自由與愛情〉,我會詠嘆到老。是的,生命誠寶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

兄弟行。(三民書局)
兄弟行。(三民書局)

*作者為考試委員。本文選自作者與兄弟合作集結《兄弟行》(三民書局)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