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才健專文:百歲楊振寧的小院子

2022-09-03 07:00

? 人氣

作者與楊振寧。(江才健提供)

作者與楊振寧。(江才健提供)

一九八五年我在紐約大學石溪分校頭一次見到楊振寧,三十七年來我們見過無數次面。今年五月,我受邀到南京出席吳健雄一百一十歲誕辰紀念會,東南大學希望我請楊振寧發一個他談吳健雄的視頻,聯絡後,他送來一篇兩百多字短文,要我替他宣讀。近年因為他年事已高,我並不常給他電郵,他的回信也多是簡短幾字英文,此行我在廈門隔離酒店,曾給他一封電郵,提到我初到了他童年待過的廈門,提到他寫的《父親與我》文章,看到他在文章結尾,說起參加香港回歸,有「國恥盡雪歡慶日,家祭勿忘告乃翁」的感慨,說想起當年香港回歸種種,感觸深刻,也說會到北京去探望他。令我意外的,這回他特別給我回了較長的一信,「I wish I could also be in 廈門和南京」(我希望也可以到廈門和南京)。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七月初我到了北京,聽說他在醫院,也不允許探視,想起三年前在北京同他見面的情形。那回他精神很好,因為翁帆姊姊和女兒在北京家中,只有我們倆到清華園招待甲所餐廳的小包間吃飯,他的談興甚高,一個多小時吃飯說話,毫無倦容,飯後自己走到櫃台付帳。在甲所門口,他看到來會我的清華大學劉鈍教授,便拉著這位老朋友一起照相。

之後我和劉鈍扶他走上汽車,他居然對我說,「江才健,你不要扶著我的手,要讓我扶著你,你看那老佛爺就是如此。」我和劉鈍就像扶老佛爺般地把他送上了汽車。

這回說了要來看望他,起初他在醫院,知道他回家後同他聯絡,他立即說了個時間。坦白說,七月二十四日見他以前,我是有點擔心的,一百歲的年紀,還在醫院住了好一段時間,還真不知道是個什麼狀況!那天走入楊振寧住家小樓的客廳,他靠牆坐在一張椅子裡,露出開心的笑容向我揮手,精神挺好,看著真讓人開心。剛坐下來翁帆問我喝茶嗎?我說熱水,坐在椅子裡的楊先生居然說,要不要可樂,我嚇了一跳,問了翁帆,楊先生喝可樂?翁帆有點靦腆,笑著說,偶爾會喝半杯。哈,這倒真是讓人放心。

多年來同楊振寧見面談話,他常常的說話模式總是「江才健,你知不知道某人某事如何如何」開始,他提到的人事雖然有科學學術中事,也有其他文化藝術社會甚至是政治的事,顯現出他興趣廣泛,關照面大,尤其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他的記憶力真好,許多事他都是鉅細靡遺,記憶完整清晰。這回也不例外,同樣由他牽頭的提出一些人與事,有些是我也熟悉的,有些我只有耳聞,這回談話,一下子談了三小時,後來有朋友問,我是否與他談學論識,講一些科學問題、他的物理學術,我無從置喙,其實多是閒話家常,甚有一些小的八卦。

去年北京清華為楊振寧(中)百歲舉辦學術研討會時,妻子翁帆(右)陪同出席。(翻攝微博)
去年北京清華為楊振寧(中)百歲舉辦學術研討會時,妻子翁帆(右)陪同出席。(翻攝微博)

這就是楊振寧看似嚴肅面容下,真實隨興的個性,尤其是對於如我這樣的熟近友人,總是興之所至,無話不談。這回去他在清華校園中的小樓,是二十年前他決定回去時,清華大學特別在校園中蓋的「大師邸」,一共蓋了三棟,除了他之外,另外一棟是為世界力學權威林家翹,還有一棟是後來由楊振寧請回清華,在國際計算機領域的翹楚姚期智居住,二○一三年林家翹過世之後,空置了一段時間,最近由哈佛大學回清華的數學家丘成桐居住。

上世紀九十年代末,這三棟上下兩層,還有個小院子的小樓,比起當時清華校園的一般教師宿舍,當然算是不錯的,但是以目前北京一般的標準,已不算什麼特別了。楊振寧住家沒有大客廳,由車庫邊門走入,過一個小走道,右手就是一個長條形的起居和客廳,也許五米寬,大約有十餘米長,客廳沙發與小几都很普通,像楊振寧一樣的不講究。客廳中段是五扇落地玻璃門,玻璃門外是一個小院子。二十年前一次楊先生曾經帶我入內看了一下,那時他還沒回來長住,因為太太杜致禮在美生病治療,當時覺得小院子中花木昏雜,牆邊的一排竹子也沒精打采。

這回我坐在楊先生的左手邊,面對長條客廳尾端的方向,他面對著的,就是玻璃門外的小院子。這回仔細看這個小院子,花木清朗,錯落有致,顯出一種從容的逸趣。當年楊先生初回清華,面對園中竹子,有要效法王陽明窮格竹子道理之言,也引起過一些議論,現在竹子依然倚牆而生,只不知他的格竹之理,有何新悟。

那天我們談了許多人與事,人有文學家、藝術家、老朋友、新友人,事則涉學術、歷史、人生、婚姻等,雖不是上下五千年,總還是紅塵多少事。談話中楊先生說「人生是很奇妙的」,這句話出自如此慧性過人的百歲智者,自是意義不同。我們談的興致很高,翁帆來來去去,偶爾坐下來,插上一兩句話,看她神清氣爽的模樣,早不是二十多年前那個稚氣未脫的學生,眼神談話中顯出的成熟自在,確實不凡。

這就是那一個仲夏午後同楊先生的會面。於我而言,他不只是一個老朋友,更是科學與歷史上一個難得的傳奇。偶得此緣,確屬幸遇。

*作者為資深科學文化工作者,曾為中國時報科學主筆,《知識通訊評論》發行人兼總編輯,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兼任副教授,在台大、中央、陽明、輔仁等校授「科學在文化中定位與挑戰」課程,2011年獲得第三屆「星雲真善美新聞獎 傳播貢獻獎」,本文原刊《經典》雜誌九月號,作者同意授權轉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