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嘉棟觀點:人行干預下的人民幣匯率

2018-06-17 07:00

? 人氣

欲成為國際貨幣,人民幣必須完善其匯率形成機制,人行亦須減少對匯率的干預。人行為了順應人民幣國際化的需要,使匯率之決定符合市場化之要求,於2015年8月11日調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的中間價形成機制。不料此項改革逢上大陸成長走緩與美國升息等因素,導致大陸資金大量外流,金融帳出現巨額赤字,以致人民幣轉升為貶。人行為了強化世人對擬成為國際貨幣的人民幣之信心,不得不大量賣出外匯以阻貶,使外匯存底由2014年6月的最高峰US$3.99 兆,快速下滑至2017年1月的US$2.998兆,減幅幾達US$1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不過,經過人行在2005 至2014 年期間讓人民幣逐漸緩步升值,IMF在2015 年4 月的評估報告,已認定人民幣匯率已趨近合理(不低估)匯價。又人行在2015下半年至2016年底積極阻貶的努力,以及大陸領導人(包括習近平、李克強、周小川等)近兩年曾多次對外宣示,中國不會以貶值救經濟,不會加入全球競貶行列,也的確有效消除了國際上對人行干預匯率,以抑低人民幣匯價、促進出口與經濟成長的舊有印象。

又面對近半年來的中美貿易紛爭,人行新任行長易綱在今(2018)年4 月的博鰲論壇上,即表示中國不會以人民幣貶值作為與美國對抗之手段。易綱於5月接受雜誌專訪,也指出人行已近一年未進行外匯市場干預,未來將繼續推動匯率市場化改革,進一步完善以市場供需為基礎、雙向浮動、有彈性的匯率決定機制。

影響人民幣匯率未來走勢之主要因素

在人行逐漸減少匯市干預的情況下,人民幣匯率未來將主要由市場供需決定。而一則匯率是兩國貨幣間之兌換率,會受到兩國政經情勢與財經政策的共同影響;二則由於美元是最主要的國際貨幣,其價值極易受國際政經局勢牽動;故而以美元表示的人民幣匯率未來將主要由中美兩國的政經情勢與財經政策,以及國際政經局勢等因素來共同決定。當美元由於某些因素之影響而走強(走弱)時,各國貨幣多會相對美元貶值(升值),人民幣亦同。以今年4月中旬至5月8日為例,代表美元價值的美元指數快速上升,升幅近4%,各國貨幣即多相對美元貶值,人民幣因此也對美元貶了約1.7%。

除了上述影響匯率的基本面因素,另一主導開發中國家匯率短期波動的重要因素,是短期資金(俗稱「熱錢」)之進出。由於中國大陸迄今對短期資金的進出國境仍設有嚴格的限制,故此因素暫還不至於對人民幣匯率的穩定性形成干擾。不過,未來中國若是為了達成人民幣真正國際化,而大幅開放短期資金的進出,則人民幣匯率的短期波動,即可能如同新台幣匯率,將主要受制於短期資金的進出國境。

*作者為前央行副總裁,台灣金融研訓院榮譽顧問。本文經授權刊載,精彩全文詳見《台灣銀行家雜誌》2018年6月號。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