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觀察:香港,真要沉淪下去?

2015-03-11 09:40

? 人氣

不少香港科技創業者投訴,香港缺乏風投基金支持。香港金融界對於創新投資相當保守,創投基金賺了一個水平,便exit 離場。況且,一些投資界人士根本是借科技公司上市,目的在取得一個殼。這是一個香港獨特現象,因一個公司殼至少可值五千萬,讓急於上市的公司得以買殼上市集資。然而,當創新產業成為群聚效應,風投基金在港將有更好投資機會,且理應以耐心態度扶育企業成長,而不是急於獲取小利離場。香港應朝向發展成風險投資中心,令創新產業及金融業互有裨益。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科技創新、文化創意」

一般來說,「創意」涉及文化或商品的意念創作,「創新」涉及科技革新。港府除了重視科技創新,還著力推動文化創意產業。

剛公布的財政預算案顯示,港府向「創意智優計劃」再度注資4億元;在文化藝術上撥款3億元推行新的「藝術發展配對試驗計劃」;在時裝業上投放5億以促進參與海外時裝活動;對電影業也注資2億優化「電影發展基金」,冀培育人才。

歐洲工商管理學院於 2009年度公布的「全球創新指數」報告顯示,按照創意產值、創意市場成熟程度等七項指標,在全球132經濟體中,香港整體排名第三(冰島第一,瑞典第二),在亞洲排名最高。另據聯合國貿易及發展會議於 2010 年發表《創意經濟報告》,香港創意產品出口量全球第四。

儘管她在國際間受到零星的讚賞,但港府十多年來一直備受抨擊無心發展科技創新及文化創意產業。香港業界關切政府是否認真有意發展該項產業,如何持續扶助及培訓人才,使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從去年佔中運動可見,香港年青人創意無限,要是轉化成建設香港,將是無比的動力。總之,港府正在逐步發展文化創意、科技創新的氛圍,也在試圖為年青人提供更多創業出路及突圍的空間,希望港人憑創意及實力,減少內耗,打出一片新天地。在互聯網的世界,香港各行各業也在期待新星輩出,後繼有人。

(責編:路西)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